星期三, 1月 31, 2007

巴黎的公眾單車Bike Stops Way Around Paris Traffic


31/01/2007 Reuters 路透社報導

巴黎的通勤族很快將有一種新的大眾交通方式:使用單車。

在2007底前,整個巴黎將有1450個單車租賃站,人們可以使用信用卡租用及歸還單車,而且費用相當低廉。

巴黎市政廳的發言人表示,巴黎目前約有300個地鐵車站,並且以每三到四條街的距離就會設置一個單車租賃站,目前已選定790位設置地點,在年底前,將有20,000輛單車可供通勤族租用。

這樣的構想和維也納、布魯塞爾以及法國東部大城里昂的做法相似。

在里昂,居民每年付5歐元的註冊費用以便租用公共單車。租用後的前30分鐘免費,之後每一個小時租金一歐元,但實際的平均騎乘時間根本小於30分鐘,也就是,居民只要付5歐元的註冊費用,就幾乎可以享用一整年的免費單車租用。

巴黎市長和他的幕僚已經開始縮減市區街道上的汽車空間,增加公車道,以便鼓勵更多人使用大眾交通公具。

圖片及資料來源: Xtramsn World News

原汁原味的荷蘭城市車 jorg&olif Dutch City Bike


如果原來的設計是一種經典,那為什麼要更動它?這是jorg&olif的想法,它維持了荷蘭風格城市單車的原汁原味。

但也不是完全沒改變,這款城市車有單速、三速和八速的後花鼓供人選擇,售價795美元(400英磅)起跳,但只有在歐洲買得到,連美國或加拿大都只能望車興嘆。

圖片及資料來源: Retro To Go

星期一, 1月 29, 2007

單車用手機充電系統.

Motorola覽示了一個單車用的手機充電座,讓你邊騎車邊幫手機充電。





圖片及資料來源: AVING.net USA

星期三, 1月 24, 2007

星期四, 1月 18, 2007

國際單車月(National Bike Month)

May is “National Bike Month” and Friday, May 18 is National Bike To Work Day in 2007.
五月是國際單車月,五月十八,星期五是國際單車通勤日。

科羅拉多洲政府也自訂六月為該洲的單車月,訂定六月二十七為單車通勤日。
現在一月就開始計畫宣傳了,到時候一定十分盛大!

什麼時候我們的政府也可以在非假日宣導大家都改用單車通勤呢?
那樣的城市空氣一定很新鮮啊!





via:Commuter Bikes

星期三, 1月 17, 2007

月光輪 Sweetskinz

輪胎新革命,Sweetskinz輪胎夜間會反射光源而發光。這還不是最嗆的,胎面顏色及紋理設計,如果弄一條百步蛇紋胎,豈不勁爆?


(圖片來源請點圖)

「你好啦」貨車 Nihola bikes

又一家Cargo bike,德國製「你好啦」貨車 Nihola bikes,有家庭號超大號廣告車輪椅搬運車等。

Via來自: Mellow Velo

星期一, 1月 15, 2007

河東路-同盟路自行車道.

之前高雄市政府有廣告,高雄市已經興建了很長的自行車道。偶而也會騎經,今天剛好經過從河東路接同盟路達博愛路之前的愛河沿線自行車道。是有經過蠻別緻的地方,但是路面及銜接處還是處理得不夠好:

一般人行道直接畫線當單車道,水溝蓋及路面平整度影響騎乘平順感。

這樣的廣場挺不錯,但沒有處理與單車道之間過門細節。

過了中華路接原河堤自行車道,這樣的路面較OK。

我知道「高雄之心」正在施工中,但這樣的單車「便」道可否就省了?

山羊相簿高雄單車道專輯

星期五, 1月 12, 2007

與H老師關於踩踏效率的對話.

試看看 / H老師
...騎車是越來越因難了,上星期連上X山休息了兩次都無法攻頂,真是可憐!但也因而開始在想如何騎車才會更舒服,就個人狀況提出兩點分享!
如何劃出完美的圓悠關踩踏效率高低,不過每人肌肉型態(衝刺或耐力型等)及騎乘方式不一,個人在同一路段嚐試不一樣的踩踏方式當然會有不一樣的時間,但是當我覺的以我最有效率的方式騎乘時間反而不是最快的,好的踩踏效率對我而言反而是比較輕鬆的騎法!先前山羊路車瘋掀起時,於平路我無法拉開和易霖的距離,但兩人踩踏方式完全相反,他肌力束大且強,但僅止於平路!我要表達並不是說踩踏技巧不重要,如何找出自身肌肉運用方式再來決定如何踩踏應是比較有效率的方式,要是屬於短程衝刺型下踩肌力強且乳酸代謝的人,可在瞬間拉近其差距,其平常路段可以最大效率騎乘方式結省能量,但於衝刺時,要是在乎後勾力量的話能發揮出專屬個人的騎乘方式嗎?值得商確!
而先前大家在討論如何劃出完美的圓,您也提出改量的騎法,現在我再精簡,以髖骨(即大腿骨和骨盆相接處)為中心,僅注意大腿維持等速上下即可,不要在意腳踝/膝蓋/小腿的動作,但要維持膝蓋是在腿的中心線上,其它就不要想啦!
另要改善騎乘產生的腰酸背痛頸酸的問題,可以一併改善呼吸效率及騎乘風阻的問題!意識集中在以髖骨為中心然後肚子貼大腿的概念來彎下上半身,不要以彎曲上背方式來代償下背的柔軟度,這樣做有什麼好處?想像肚子貼大腿(不要想像要把背打直,會使用錯誤的肌肉,背要放輕鬆),上下背自然保持平直(不弓背),胸腔自然打開,抬頸的角度相對自然減少,什麼都解決啦!
請你試看看有沒有效,互相研究啦。

re: 試看看 / ak
哇,最近單車誌不是有刊出幾篇「引爆肌幹力量」?你說的是不是和他們說的有出入?例如,弓背或直背?不過,我都沒有仔細讀啦...

re:re: 試看看 / H老師
我幾乎不看單車誌,引爆肌幹力量找機會看看,不過引爆肌肌幹力量我相信對任何運動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是我這一年多來學彼拉提斯所得到的心得,任何運動姿勢啟動一定要先啟動肌幹深層力量後,以軀幹來帶動任何動作,其效果是穩固重心!您可以去抓任何大聯盟野手接球或任何運動的頂尖選手的動作照片,他們的上半身軀幹一定是保持挺直(旋轉動作也是維持筆直),當然部份彎腰動作就不能納入其範圍內.
我深信大部份騎乘騎時間是必需直背的,但若柔軟度不足就會出現弓背(腹部無滿順暢吸氣...腹式呼吸法),或是要再壓低風阻效應那弓背就會產生了.
您可以坐在椅子上嚐試弓背下腰及肚子貼大腿意識型態下腰模擬騎乘姿勢,您應可馬上體會到幾點,一是您是以髖骨為中心下腰,二是呼吸順多了!

re:re:re: 試看看 / ak
你說:「但是當我覺的以我最有效率的方式騎乘時間反而不是最快的,好的踩踏效率對我而言反而是比較輕鬆的騎法」
我有一次好像是問你(對應肥油貓的抽陀螺論),效率騎乘其實並不輕鬆,很累很累的時候其實很難去實施效率騎乘,長時間騎乘其實很難一直保持效率騎乘法...。是不是這個意思?

re:re:re:re: 試看看 / H老師
有些結論是個人的測試結果,當然不一定是正確的,有些背景條件必需先說明:
1. 踩踏效率這觀念早在大一就從當時一篇報導建立,且該報導是以力學分析方式說明,幾點鐘方向要下踩上拉前移而且有牽涉到腳踝的動作,每分鐘60~70轉最佳,而且要配合呼吸,呼吸和踩踏之間的切換要單數,才不會造成單腳的過度負荷及運動傷害在我有識意控制及無識識下
2. 我已練習多年,,自認踩踏效率還ok,但無意識下要搭配呼吸切換踩踏就很糟啦!另沒功率計測試雙腳輸出能量及轉換為前進力量的功率比
3. 另從游泳體會:最累時才知道什麼姿勢最舒服且最有效率
4. 由上述踩踏效率及效率騎乘是兩件事,這樣說可能比較恰當:如何從個人既有踩踏效率找到最佳效率騎乘方式

「但是當我覺的以我最有效率的方式騎乘時間反而不是最快的,好的踩踏效率對我而言反而是比較輕鬆的騎法」,其原因在於無足夠的肌/耐力維持60~70轉(上坡同),而且又要有意識控制呼吸及踩踏切換,我的最適(平均)轉速約為80轉;我最有效率的踩踏方式是:有意識及體力原則下,以轉速80轉左右,控制有腿及腳踝等速上下,下坡休息,平路間歇休息踩踏!
肥油貓在慣性冥想也提到狀哥及奇哥兩位車手除善用其特長(肌肉性質),但這兩位車手都有過人的耐力底子,所以他們都能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而不疲倦,成為當代偉大的自行車手。
所以我不太明白您說:”效率騎乘其實並不輕鬆,很累很累的時候其實很難去實施效率騎乘,長時間騎乘其實很難一直保持效率騎乘法...”。是不是我誤導您且模糊掉踩踏效率及效率騎乘!

re:re:re:re:re: 試看看 / ak
我的意思是,如果不算時間(當然不是一天與一個月的差別),沒有要比速度,一定的長度(例如100K),全時刻意採用效率騎乘,會比最放鬆的騎法更省力嗎?我在意的是enduro的表現...

re:re:re:re:re:re: 試看看 / H老師
兩位車手有厚實耐力底子,而且善用其肌力,如烏哥學狀哥要有完美的踩踏及迴轉,狀哥學烏哥轉速維持在6或70間,一定無法成就他們兩人,所以他們競賽時有耐力為底,一個專注迴轉一個專注下踩,雖都浪費了部份能量但可接受,而且速度都非常快!況且他們的踩踏一定都很好!
我們呢,輸出效率差,耐力差,要是再專注在踩踏效率上則會越糟糕,況且我們能浪費的能量也沒有多少!所以找到個人風格最佳騎乘風格,快樂騎下去就對啦!當然踩踏效率也要精進啦!
哈哈哈...結論是一堆廢話!

re:re:re:re:re:re:re: 試看看 / H老師
當然是效率騎乘最省力,因為部份肌肉會輔助雙腳使力,如您太放鬆,會使用力的肌肉需要花更多的肌力去代償沒應使力而沒使力的肌肉!

re:re:re:re:re:re:re:re: 試看看 / ak
看,老師有在講,所以,車要專心騎,不要賞花看鳥...。真是的,套不出我要的答案--「人爽就好,姿勢不重要」,所以競速關乎效率,如果沒有要競速,效率則關乎持久性...。這些都是人體工學、能量與慣性之間的物理化學原理吧,那關於感受性、心智方面的又如何?有什麼建議嗎?

re:re:re:re:re:re:re:re:re: 試看看 / H老師
其實感受/心智各方面你們一定強我太多啦,其實什麼路徑對我沒什麼意義,我來真情告白噁心一下,第二次南橫之旅許大哥在啞口山莊提早休息,我去請他出來並私下向許大哥說過:我珍惜的是和各位大哥騎乘間的任何情感互動...大家難得一起出來三天!
不然南橫之於我沒什麼意義,現在南橫對我的意義在於這段路上曾有各位的存在,就這麼簡單,人對了什麼都對!

P.S. 為了保持H老師的超然獨立性,所以隱匿若干細節...,知者也莫點明...

星期三, 1月 10, 2007

就是肥皂 Just soap

單車「做的」肥皂,用單車來攪拌製成的肥皂,用腳踩攪拌機做成的天然肥皂...。創始人是個單車狂、環保人士。

就是肥皂 Just soap
Via來自:Bike Friday Walter

星期二, 1月 09, 2007

潮浪發電機 Wave powered generator


大公司發展潮浪發電機不稀奇,個人發明則不簡單,還是用單車零件組裝的哦!

Via來自:TreeHugger抱樹人

星期四, 1月 04, 2007

台鐵終於...?!

自南橫歸來,收到阿憲(高雄)轉寄的「環保兩鐵遊台灣」報導,標題是「鐵馬上火車」我還以為阿憲自台東搭火車回高雄時碰到什麼麻煩...。這是自行車暨健康科技中心CHC、捷安特、台鐵在2006年12月21日合辦的活動。

我們的夢想實現了嗎?單車免拆裝上火車!等等,可能還沒那麼快,這只是專案活動。就算試辦良好,以後可以成行,好像還是必須事先提出申請,人數、來回上車起訖車站...等。而且,還是偏旅遊面向:
「台鐵台中站長蘇鎮霖說,本次活動試辦成效良好,未來將結合政府推動「打造自行車島」計劃,推出更多電聯車包車單車同行旅遊套裝行程。」

而通勤又如何?我們可以期待更多嗎?我們是可以落實到我們的行程,多多利用這種「電聯車包車」來安排活動,但是離理想的個人隨時隨地單車上火車還有一段距離...。

以下是一些單車上火車的紀事:

.2001年7月,「路徑-台灣單車路線全集1」出版,特別推介單車+火車的行程。
.2005年9月21日,自行車暨健康科技中心、捷安特、台鐵台中站會商開放單車上火車事宜。
.2006年2月16日,「給台鐵的一封信」上網,集合眾多單車族心聲與台鐵的兩度回應。提出「台鐵應該開放單車進出搭乘作為單車通勤及旅行之支援」意見。
.2006年2月27日,台鐵以調整/增加副掛行李車班次,要求單車仍須托運,作為「給台鐵的一封信」的回應。
.2006年11月,單車誌29期刊出「台鐵與大眾交通工具的單車政策」專文(列在最後)。
.2006年12月21日,「環保兩鐵遊台灣」試辦活動,台中-新竹,單車上火車。


台鐵與大眾交通工具的單車政策--by ak

台灣高鐵通車在即,北高直達車只要80分鐘,形式上比飛機更便捷,勢必重組台灣的旅運版圖。一如預期,傳統的台鐵將是被壓縮最大的旅運公司之一,其實,筆者可能比台鐵員工本身還樂觀,台鐵的深耕與服務有一些是不會被取代的,甚至,可以創造出新的價值,只要觀念有一些改變即可,並不需要結構性的大改革。 

由於氣候變遷、油源不穩、塞車、環境惡化等問題,單車從休閒與運動範疇重新回歸其最亮眼的功能—有趣、無污染而高效率交通工具,在全球一片永續生活演進中,單車是吃重的角色。不過,要達成無障礙的都會通勤路網,光單車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其他大眾交通工具的配合,所以進步城市的大眾運輸系統必具備單車通勤的服務設施。舉兩個例子,紐約捷運MTA免費允許帶單車進入捷運,要求的只是在巔峰時間盡量不要搭乘某幾段擁擠路線;波特蘭的TriMet公車系統免費搭載單車,甚至教你如何使用巴士上的單車架。 

但若要依此先進而勢在必行的政策來檢視台灣大眾運輸系統,則單車族是倍感挫折:台灣捷運指標的台北捷運,帶單車要另外收費,且只能在某幾站上下,更甚者,只有假日才放行;台鐵一貫的態度是「單車請託運」;目前沒有任何都會公車有搭載單車的設施與服務;高鐵則是截稿為止尚未答覆筆者關於單車政策的問題。只有私人的長途客運公司接受單車免拆裝上車,如和欣與中南客運,不過這只是「以客為尊」的消極態度。 

台鐵的環島系統包括212個站,幾乎涵蓋台灣所有人口密集的鄉鎮,也許長途旅運不敵其他,卻可提供非常方便的接駁服務,以此建立起來的是無遠弗屆的台灣單車交通路網。不過,單車族如要利用火車做為單車行程的接駁工具,只有自備車袋打包,扛著進出月台,而台鐵員工不算歡迎這樣的自救方案,偶而會提出陳舊公司法規來嚇阻單車族。這決不是方便友善的單車政策,不是所有單車族都可以如此來利用台鐵系統。至於台鐵的「單車託運」政策更是無法讓單車族接受,不是每班車都可託運,還要另付每公里一塊多的運費,作業複雜而誤時,搭客運還比較省錢方便。 

許多單車族如筆者經常向台鐵反應這個問題,但得到的答覆如下
「敬愛的旅客您好,您的電子郵件,本局徐局長已經交代本處要妥善處理,並且向您致意。您所提出的問題,謹答復如下:
承建議本局開放旅客攜帶自行車旅遊或通勤乙案分述如下:
(一) 開放旅客隨身攜帶自行車進出車站月台:
查本局各站站場設計不一,如任由旅客自行攜帶自行車上下天橋或地下道、跨越軌道等情況發生,恐有危及自身或影響他人安全之慮。為維護站車秩序,自行車運送需以託運方式辦理,其裝、卸由本局負責。
(二) 旅客列車加掛行李車廂裝載自行車:
台端可選擇本局目前附掛行李車班次及自強號快遞班次(班次如下),並請於各車站包裹託運營業時間(08:00-20:00)內至行李房辦妥託運手續,旅客到達目的地後,即可洽行李房領取自行車,以達人、車同行之需求。」
 

即使做了些改進,但是託運並非單車族的選項,這一點台鐵始終不明白。託運不但增加台鐵經營成本,單車族也不方便,還有,車主不會放心把一輛十萬元的愛車交由他人處理的。根結在於觀念,台鐵或執事者完全站在經營管理層面來看待此事,忽略使用者的需求,並未體認單車作為先進交通工具的事實,放眼全球先進城市無不大舉支援單車通勤,台灣這樣的現況讓人失望,泰國都還比台灣方便。事實上,開放單車進入車站、月台與通勤車廂並不會增加台鐵任何成本,單車族自己照料自己的單車,台鐵省事、車主安心。如果擔心妨礙其他旅客權益,那請參考紐約、舊金山、波特蘭、西雅圖、阿姆斯特丹、哥本哈根、雪梨、柏林等城市的大眾運輸單車條例,不過就是各退一步、大家獲益的遊戲規則。 

不須增加成本,又可參與都會環境改造,提升附加價值、改善形象,這有何不行?推動友善的單車政策不應該這麼困難,多一點單車上路絕對是正面的,無論是個人或社會。現在是時候了,我們要尋求任何可以改善的契機,台鐵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