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相簿
肥羊提議來把高雄市所有的單車道一一翻出來。全部是不可能,不過幾個顯眼的幾乎都去了。盛午陽光炙烈(不再有春秋,只剩下寒冬與酷夏),全程走完近80公里。因前一晚在吳錦發老師的電台節目中告知有這個活動,有四位電台聽眾來加入我們的行程,我們做了個評分表:
【各車道概述】
原中山路沿線,北起八德路、南至新光路。因捷運紅線沿線地上路面改建,寬闊的人行/自行車道以及兩排黃連木行道樹是特色,寬度是8條自行車道中第二高分。且經過捷運等新時代地上物,且具通勤之利,頗受歡迎。
原博愛路沿線,這條新的自行車道的評分意外的低,如人行步磚鋪面不適行車(反應過多次),便宜行事的結果,有些步磚已經破裂或不平了。分數最低的是使用障礙,寬度不足而沿路商家、汽機車佔用。電台Call in節目也大多反應應該多加取締。而我覺得,不要想在人行道空間(如寬度有限)強加自行車道,這是自找麻煩!
這是觀光型的自行車道,景觀當然高分,不過這條環潭自行車道也不是盡善盡美。鋪面仍有部份步磚,而在最熱鬧的的春秋閣一帶,硬畫出狹窄又與其他用路人衝突的動線。若要順利通行,似乎只有非假日才可能。
高雄最老字號的自行車道,所得總分也是次高,這可能和近來大幅改進人行步磚鋪面有關,同盟路段改鋪柏油。
高雄市評價最高的單車道,寬度、順暢度、鋪面都得高分,又有高雄港景的加持。而沿路少商家,所以障礙也得高分。又真的可以利用來通勤,如過真要蓋自行車道,這種廢棄鐵道、原路面重新配置的最好。
算是高雄有名的觀光型自行車道,而分數卻是次低。尤其是動線設計不佳,而假日又人擠人,行車障礙重重。不過我倒想為它說些好話,當天幾乎是騎到最後關頭,日頭又炙烈,所以整體感受分數不高。但是某些路段有很棒的景觀,如高雄港邊、旗后山下的這一段,感覺不像高雄倒像是墾丁或小琉球哦!
分數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這是一條失敗的案例。第一,很短,似乎只是為了呈現前鎮河整治的結果。第二,使用率極低,獨立的一個迴圈,很難與其他車道串連,景觀又不佳。
沒有評分的原因是,原計畫路線幾乎荒蕪,且大都還在興建中,無法串連騎乘,無從評起。等好了再說吧!
還有其他的自行車道系統,例如中正路捷運橘線沿線、翠亨路原鐵道等。或者下次再來騎看看。
.高雄市自行車道官方網站
P.S.個人不是自行車道支持者,除非是像舊鐵道改的「西臨港線」、或是縮減馬路寬度而生的「美麗島自行車道」。終極理想是所有馬路都是自行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