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8微笑單車上路
騎單車來,享用一份有情早餐!
咱的城市──高雄,重工業林立,空氣污染是全台冠軍,
加上全市將近150萬輛的汽、機車,
排放的廢氣天天燻黑著你我的肺。
單車,是人類歷史上最進步的車種,不用汽油、不製造污染、噪音,
騎單車,蛻去了汽車冷漠、疏離的鋼鐵外殼,
人與人可以四目相接,可以微笑道聲早安。
當輕脆的鈴噹取代了焦躁的喇叭,
人心可以沉澱,城市的污濁可以減少!11月18日,邀請你騎著單車一起來漫遊城市,分享理念相同的朋友為您準備的「有情」早餐,構築100種騎單車的理由。
11月18日,讓我們大聲告訴市長:我們要安全、有綠蔭、無障礙的單車路網,我們要進步的公共政策,我們要改善交通、改善咱的城市。
11月18日,歡迎您變裝打扮或用各種回收物質妝點你的愛車,用裝扮代替標語,表達你的理念,讓市長及市民朋友正視每一輛有情的微笑單車。
*會針對「最佳造型」及「最佳功能性單車」評審給獎哦!
|
1118微笑單車上路DM1|
1118微笑單車上路DM2(路線圖)|
日期:11/18(六)
時間:早上8:00-9:00(友情早餐);9:00-10:00(單車漫遊)
集合地點:高雄市美術館園區,美術東二路入口廣場
漫遊路線:
美術館→內惟老街→李氏古宅→左營眷村→北站→左營大路→九如路→美術館(約8公里)
報名方式:
團體、個人報名彙整處: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
電話:(07)723-5660 # 41~42 / 傳真:(07)723-8299 / E-Mail:eec@kta.org.tw
你也可以直接向您所屬社團報名︰
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請於本篇Comment意見報名,或電07-3360734)、鳥會、柴山會、綠色協會、溼地保護聯盟、新興社區大學
〔有情早餐說明〕有情早餐是延續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為吸引更多人利用單車而舉辦的活動:
|
免費早餐520首部曲記錄|
免費早餐618二部曲記錄|
免費早餐723三部曲記錄|
希望讓大家騎單車更有元氣。要加入供應早餐的「有情人」,請先向主辦單位登記,每人準備5份早餐,於當天早上提供給事先報名的微笑單車騎士分享。(團體參加者,請自行準備,與伙伴們分享)。另外,這是個環境保護的具體實踐行動,不提供免洗杯等餐具,亦請每一位準備早餐的「有情人」,勿用免洗餐具或塑膠袋。
我們對高雄市單車的政策訴求 ─ 單車優先的友善城市高雄市除了工業污染外,汽機車的排放廢氣也是空氣惡化的原因,
單車為對環境友善的交通工具,發展單車優先的通勤路網,是我們的訴求。
以下是民間的願景和推動策略,我們要求政府即刻採取行動!
1 打通任督二脈,全面檢驗單車之障礙空間,打通單車通行瓶頸/1.1 高雄市在南北向的交通幹線上,由於鐵道的阻隔,因此興建陸橋或地下道,例如民族路橋、大順路橋、博愛路橋、自立地下道等,這些建設只考慮汽、機車的通行,卻形成單車通行的瓶頸。
1.2 許多單車道、公園或者是替代路徑入口,都設立防止機車等機動車輛進入的障礙,但也不方便單車通過,甚至造成有單車專用道卻無法通行單車的窘境。我們認為進入障礙須清除或降低門檻,讓單車方便進出,至於機動車輛的管制,就必需加強取締及教育宣導,逐漸導正這個歪風。
1.3 過度的門檻會阻礙單車道實際的使用度。許多通道當初不是設計讓單車通行,但是如果在保持通勤動線的順暢上,或是取道的方便性,可以開放一些障礙讓單車通行。例如道路終止的階梯、天橋下的人行地下道、區隔不同車道的欄杆等,有時只是鋪一個坡道或撤掉欄杆,馬上就可以變成單車通勤路線上的便捷關口。
2 以人與單車共用之公園綠地及路徑取代觀光休閒型、不具通勤意義的單車專用道/2.1 如果不能四通八達,單車專用道就沒有實際鼓勵通勤的意義。
2.2 人與單車共用之公園綠地及路徑,可以被更有效利用,並具有分享路權相互尊重之教育意義。
3 道路規劃共用路面單車道,由分享資源,尊重彼此路權開始/如果單車專用道、單車/行人共用道,無法馬上廣泛設置而形成路網,那麼在現用道路上規劃單車道也是選項之一。可以在交通幹線之外選擇替代道路來規劃單車道,可以迅速形成單車通勤路網。不過,這不是在路上畫線、標上單車標誌就可結案,道路號誌、指標、地圖、宣導以及良好的動線安排,都是必須同時進行的。
4 公園規劃單車穿越路徑/目前,許多都市公園並不開放單車進入,而規劃單車穿越路徑並不會擾亂公園的安寧與清靜,而且不須大動土木。如果開放單車可以穿越部份公園(特別是位於通勤動線中的公園),對於單車通勤族的身心都是一大嘉惠。像高雄市的美術館公園、三民公園、科工館/老人活動中心、愛河帶狀公園、中央公園、文化中心、勞工公園等,都是重要通勤動線上可利用的公園。
5 鐵路、捷運沿線腹地建立人行和單車共用道/許多先進國家的新增自行車道是利用舊有的鐵道來鋪設,即所謂的「
鐵道變單車道Rails to Trails」計畫,英國的單車路網有許多也是利用舊鐵道設置的。即使是目前仍在使用的鐵道或捷運,其沿線腹地都可以用來作為自行車道。高雄的台鐵沿線還保留一些維護便道,其平直、少車道干擾的特性,均十分適合作為單車道之用。
6 廢棄或不用的鐵道、既有鐵路便道等作為單車、行人共用道/例如平行於中山路到小港段的鐵道,如改設為單車道,那麼單車族就可以避開車多、污染的中山路幹線(單車族必經之痛),嘉惠廣大來往於市區、小港的單車族。未來因鐵路地下化工程完成後所留下的地面空間,更該優先規劃為綠帶和單車通勤道。
7 建立捷運─單車生活圈/高雄市捷運通車在即,捷運站即可能成為機車轉乘捷運之停車場,為積極改善交通,提昇生活品質,政府應即刻著手建立捷運生活圈之單車交通路網及相關設施。目前「美麗島大道」(中山路火車站至新光路間)的規劃有包含自行車道,這是正面的方向,未來其他捷運沿線,如果腹地足夠,在平面道路改建之際應納入單車道的規劃。
8 中學生單車通勤路網/中學生為使用單車通學的最大族群,政府應優先改善、建立中學生學區之單車通學環境。
9 工業區單車通勤道路/本市各工業區、加工區之從業人口眾多,政府和企業應攜手建立健康、安全之單車通勤道路,結合綠帶之開闢,發展低污染(零污染)之生態工業區。
10 大眾運輸系統應允許乘客攜帶單車/火車、捷運、公車等大眾運輸系統應允許乘客攜帶單車,不需額外收費,鼓勵單車做為更有效之交通工具。
11 宣導與教育/加強宣導與教育,讓大眾明瞭單車通勤或旅行的好處為何?鼓勵騎單車替代開車有多少實質好處?以及勾勒單車友善城市的未來美景。
我們對政府推動單車通勤政策之期待與指標如下:
一年內火車、捷運等大眾運輸工具應提供單車置放空間,公車在二年內。
二年內打通現有道路之單車通行瓶頸。
三年內建立優質中學生單車通勤路網、捷運─單車生活圈。
四年內建立工業區單車通勤道路。
市政府或相關公部門每年提出單車施政報告書,包括負責機構、願景、方針、目標、預算分配、計畫及工程、績效(例如增加多少單車通勤人口)等。單車硬體工程在評估、設計、施工階段皆應確保資訊公開以及民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