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30, 2006

咩!作文比賽的啦.....

話說黑皮小姐那天休假在家,外面日頭炎炎,如果騎著心愛的LG去蹓躂,不只是黑皮,鐵定會脫皮,只好上網爬文。突然想到,之前用E-MAIL給阿桂和三任關於哺草會的建議,怎會丟出去後就沒下文,是否如同事說的,自己的信箱有問題,於是用另一個信箱再發一封信向三任確認一下,誘發了一次轟轟烈烈的作文比賽,主題從7/7要不要哺草會到6/18免費早餐的感受、由天馬行空的社會學研究到簡捷有力的對環境友善、由keep it simple, keep it fun到ride or die ,哇哩咧,阿土哥哥我怎能不花點時間,將大家的文字整理上網,叫往後國中基測作文的出題老師有空來參考參考..............

寄件人:淑英
收信人:小蘭 , 阿桂 , 三任
日期: Wed, 28 Jun 2006 12:26:21 +0800
主旨: 哺草會??
嗨阿桂

恭喜你的路徑2要動工探勘了...希望很快可以看到新書出版
對了 對於哺草會 需延至7/21 ....我個人覺得有些可惜
不知7/7 三任能否代理主持呢 或許也會有另一種新味道.....

淑英。


寄件人:Shu-Ying
收信人:三任
日期: Thu, 29 Jun 2006 08:26:00 +0800 (CST)
主旨: 確認?
嗨 三任
這是我另ㄧ個信箱
因為近日不少同事說已經將作業或訊息寄給我 我卻沒收到的困擾
所以 ....
因為只收過你回覆的ㄧ封信後 一直未再收到你的訊息
 也可能..真的事如此 哈哈
沒關係 這是另ㄧ個信箱 可以寄到此

對了 對於哺草會7/7 或是日後阿桂沒能出席時 依然可以繼續進行的想法
希望是正確的建議
因為上回你曾提到..希望此團體能有更多人投入
我也覺得 ㄧ個團體要能永續經營 決不能只靠一個頭...而是要更多的成員自主性的投入
我覺得我們的團體是足夠自主與成熟 再加上人才濟濟...
希望在過度期 您能多著墨
..
有時我也會亂想我是否意見太多了...尤其是又剛加入
希望我所表達給他人的訊息能跟我由衷的想法是ㄧ致的.. 善意予關心
更盼您吝批評指教

淑英

寄件人:三任
收信人:Shu-Ying
副本: 小蘭 , 阿桂
日期: Thu, 29 Jun 2006 10:36:59 +0800 (CST)
主旨: Re: 確認?
Hello happy,
你給阿桂的哺草會建議我有收到,也想過如果阿桂沒法參加,到底有幾隻羊會出現,而場地主人振德那兒也必須去照會,因為每次都麻煩人家多多。這個車隊的運作和其他社團不同處在於「革命情感」,只要許大哥、阿桂可以現身的場合,出席總可以比較踴躍,之於我,在車隊中自覺經常陳義過高,和大家私下搏感情的時間太少,也就是說可以當一個煽風點火的角色,不太適合當一個主持人,這不是能力或思維的問題,而是很實際的人與人間互動頻率或領導魅力問題。
之於目前的主題「免費早餐」由於已有二次經驗,漏掉一次哺草會不致於影響活動的進行與熱度,倒是下一個主題是什麼,可以花點時間來想想,如果7/7哺草會要如期進行,有沒有人或有多少人對這種傷腦筋的事情感到興趣,因為,土法煉鋼的階段或題材可能沒多久就會告磬,而過於有深度的主題需要的是強烈的求知欲與大量時間精力的投入。
我可舉個例子當作思考的方向:「免費早餐或Critical Mass」「旗美農民市集」「百萬燭光之夜」「單車文藝復興」「福隆海灘的寧裸不核」等等,這幾個主題或事件有沒有共通點,如果有,那會是什麼?而這些事件到底會船過水無痕或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重點是若有影響和發起人的初衷有沒有相違背?這樣子做有點兒在像在做社會學的研究,而話說回來,一個單車club的人為什麼要想這麼多事?努力過絕不會繳白卷,但很多人會計算它是否值得,或它是否可以和對單車的興趣作一個結合。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去探討了(要找很多資料,讀很多書,甚至去訪談─像小蘭在旗美農民市集所做的),有了一個初步的結論,會不會興奮地想要測試一下我們結論的正確性?所以行動方案就得定出來了。
講了這麼多,那到底7/7哺草會要不要如期呢?我的看法是,實體的哺草會不見得要開,但線上的哺草會可以讓它更熱鬧。這些日子以來,長鬃山羊單車俱樂部的網路上所塑造出來的形象或所建立的門檻,已讓其他同性質社團望塵莫及。開山始祖阿桂的影響力先不提,小帽等年輕人的影像及文字功力就足以讓長鬃山羊在網路上冒出頭,擴大它的感染力,抓住喜歡在板上潛水或會上網的單車游離分子。當然早期的王子、羅大哥等也貢獻不少文獻,現雖因個人屬性及時間分配問題,很少在板上留下隻字片語,仍不可抹滅。
抓住興趣與樂趣應是參與長鬃山羊這個團體後最重要的一個用心,人生苦短,沒什是絕對重要的。而所有教學相長的意外,都是老天給的Bonus。以上是我冗長的看法啦,一併給阿桂及小蘭參考。

三任


寄件人:Shu-Ying
收信人:三任
副本: JMK , 小蘭
日期: Thu, 29 Jun 2006 12:42:41 +0800 (CST)
主旨: 感謝您用心的回覆 Re: 確認?

哇喔!!不愧是大哥級的思考….
我的思考模式一向簡單、直線跟腸子ㄧ樣..
所以未能深思熟慮 但也許是如此生活才更簡單些

對於哺草會 幾次下來個人的感覺--
每次的聚會我覺得是成員凝聚感情.閒聊.与分享生活中的點滴居多(無形中也佔了很重要的意義和時間喔),
對於每次哺草的主體性又是如何呢?
我只能說哺草會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但自從4月底加入後恰逢520第ㄧ次早餐活動,所以哺草會中會有焦點話題…,似乎是讓大家可以有個方向前來參與討論,…但不可否認的實際參與討論或發言者.. 並非全部,或許不發言者不代表未參与其中…,所以..沒有了主體…難道不會有人參加嗎?我不並這麼悲觀!因為我看見每個人參與的動機不同(對哺草會出席者),而唯一強烈不變的是成員間的互動不滅…不管是男、是女或是小朋友..
我仍是單?的依個人的觀點出發及對此團體未來可能的面臨的…做感言
1. 對於阿桂能對他未來的事業或是理想已經開始著手,除了感到高興外,更為他祝福..但相對的或許他的時間也開始受到分割了…所以除非這哺草會是自動自發的…或是有接棒人..等等..不然接下來 應該會成為不定期的聚會了…是不?此團隊是否也會因此而有些許的疏離或....?而這對阿桂而言是否也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呢….??
2. 例如7/9南大武巡田水的活動原是阿桂要領的,現在可能還未有人挺身..或是說已經流產…,所以若是持續每2週的哺草會或許就可能有同仁在會議中有更多的討論…(也有可能我想太多了,過去應該也會有此經驗才是…)..
3. 過去的哺草會是每週一次,與現在的感覺有何不同呢?我參加過最後一次的每週哺草會(那次人較少),之後..我覺得 越來越多人分時段進入..好不熱鬧
…只是很抱歉 都提前回家未見散會前的狀況…,
4. 阿桂不在時哺草會時要不要有相關的深度報導或主題?…我到覺得可以輕鬆耶!或許可以請三任或小帽、小蘭..或許我日後也行..或其他有意願者做leader ,而當次的主題就由該成員決定即可…可以以自己的專長或興趣或是最有興趣的議題做引導或教導或是free talking 也行ㄚ!不然那可太辛苦了! 因為我也是把長鬃山羊當成是我工作之虞,充實生活與結交新朋友結合休閒運動的重要元素之ㄧ,當然不可否認的從最單純的騎車運動到接觸到此團體的人文素養及對文化、環境議題的關心是超乎我的想像,然無形中也增加自己的知識與關注,這是要感謝大家帶領.還有小蘭所提供的訊息和影響力…

總之,感謝三任這麼用心的回覆 一定花不少時間吧!結果會如何我沒有任何期待,只能說我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的.表達了想法..也達到互動
..這就很棒了 謝謝!其餘的就讓它自然的發生吧!再次感謝
還有,三任:什麼.社會學的研究、行動方案…你以研究所的標準在看待喔..很嚇人耶;還是您仍舊懷念或希望再重返校園的樂趣吧!

淑英

還好今天沒上班....

寄件人:小蘭
收信人:三任, 淑英, 阿桂, 小帽
日期: Thu, 29 Jun 2006 12:59:36 +0800
主旨: Re: 確認?

感謝三任大哥, ak, 小帽 , 淑英用心多多

其實我的想法超簡單的
就是找出"對環境友善"的相關聯結
(人類應該重新省思什麼才是"富裕")
然後盡自己微薄的力量傳遞給他人

我相信
一個人在自我承諾的行動與付出的過程中
就會發展出改變自己的力量
也能藉由社群, 從點點滴滴的行動中累積出改變的力量
山羊車隊在前輩們的用心經營下早已具備了這樣實力

三任大哥說;
"一個單車club的人為什麼要想這麼多事?努力過絕不會繳白卷,但很多人會計算它是否值得,或它是否可以和對單車的興趣作一個結合。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去探討了(要找很多資料,讀很多書,甚至去訪談─像小蘭在旗美農民市集所做的),有了一個初步的結論,會不會興奮地想要測試一下我們結論的正確性?所以行動方案就得定出來了。"

在這裡我想試著回應一下三任大哥的話
不足之處也請多指教

車隊既有各式各樣的想法鋪陳在共同或個人的網頁, 本是好事一件
其影響力也是無可預知的
就讓它自然而然發生吧
以對單車的熱情為基調
進而連結到相關的人文思考
不只是隊友之間多了相互學習的機會
我們也在為下一代建立一個優質單車社團
在網路的時代
"利他"的精神真的很重要
我們都是透過internet找到彼此
這個緣份
我很珍惜
相信隊友們也是...



寄件人:阿桂
收信人:小蘭 , 三任 , 淑英 , 小帽
日期: Thu, 29 Jun 2006 13:44:21 +0800
主旨: Re: 確認?

哈囉!

對啊,以國內單車社團來說,我們是多了很多東西,也經常在拿捏到底是不是已經超出可接受範圍。像618之後,我是有一點失望的,倒不是外人來得多寡,而是扮裝這件事,好像很難去推動,好像騎車只是一種單純運動,不會有過多期望,我會對於這種狀況有點失望。要人來配合總是不如發自內心,其實也沒必要,如果在柴米油鹽之外無法再容納多一點東西進來...

那天臨走才丟下7/21繼續,真是不好意思!因為我感覺到(希望不是真的)大家會不會只是來配合,也因為在哺草會進行中必須很刻意地抓著議題來走,否則就是聊天會,那如果是這樣,網路上虛擬讀書會也可來進行。另,雖然振德不會表示不方便,但太過頻繁是不是對他們造成困擾?而要一般聚會是一點都不難。

關於這些事,要不要在留言板上或下次哺草會討論?包括地點...

ak

寄件人:淑英
收信人:阿桂
副本:三任 , 小蘭 , 小帽
日期: Thu, 29 Jun 2006 17:25:30 +0800
主旨: 感謝您..Re: 確認?

嗨阿桂.及大家

希望我的心直口快.沒傷及人或團體

或許真是對初次參加俱樂部..還待多學習..

很多過程都有待時間來沉澱..

不管是哺草會或是舉辦免費早餐活動..等 或許不能期待它太圓滿.

因為每個人的?與想法或前進的速度皆不同..

但幾次下來此活動已獲得大多數認同.支持和?與應也是一種肯定.. 辛苦您了

"關於這些事,要不要在留言板上或下次哺草會討論?包括地點..." .我覺得這個意見很好..

畢竟這是ㄧ個團隊 應該由大家共同討論..關心和用心的...

..每一次的衝擊 或許是另ㄧ個新的契機..

淑英



寄件人:三任
收信人:阿桂 , 小蘭 , 淑英, 小帽
日期: Thu, 29 Jun 2006 17:26:41 +0800 (CST)
主旨: Re: Re: 確認?

Hello, everybody

本想學學小帽和小蔡用甲蟲文字對話的,但英文實在太破了,還是耐著性子打打倉頡輸入。不過因為公司的電腦不允許我們用pop3收信,只好用hinet的web mail,排版的效果超奇怪的,希望不要傷了大家的眼力。

小的時候因為字醜,對國文這門課總提不起興趣,更不用說提筆寫點東西了,直到中文電腦出現了,為了練習打字,不得不多擠些字出來。有一陣子覺得打字有些退步了,所以就找機會打打字,尤其是加入長鬃山羊後,有一陣字練習打字還練得特別兇,直到發覺自己有洗板的嫌疑,才慢慢地節制下來。....看不太懂我說什麼嗎?還是覺得扯太遠了?可能得阿桂來翻譯一下。算了,我就自己招了,我的意思是說,以往我在山羊的留言上板上老找不到對手,經常得自言自語,現在有小帽、淑英、小蘭等加入,看起來我們幾個可以把整個留言給包起來,哦,不,我是說,可以三不五時把氣氛炒熱一下啦

針對阿桂顧慮的,那是很貼近現實的,不過聊天會也不錯,至少氣氛輕鬆有益身心,如果不是顧慮家裡面的想法,我是很願意多幾場聊天會的。但哺草會的成果也不全然只有聊天放鬆心情而已,我觀察到的,有許多人學到了意想不到的東西,也有許多人像淑英一般樂在其中。
小蘭這般的想法

找出"對環境友善"的相關聯結
(人類應該重新省思什麼才是"富裕")
然後盡自己微薄的力量傳遞給他人

真的簡捷有力,相當先進,我們恰巧透過單車將類此天性的人圈了進來,這個機緣當然相當難得,更值得隨緣隨喜地讓它發展下去。但過程中我曾一直在提醒自己,在我們這個單車群體中,不知不覺地一直努力往一個方向帶,即使它是相當良善的,也會對群體中的一些人帶來一些壓力或是彼此間築起一道無形的壁壘,因此分寸或力道的掌握,就必要有一些火候了。

當然在思考這些事情的當兒,心裡面會有另一種聲音,也就是真的不必把事情想得太複雜,keep it simple, keep it fun沒了樂趣,就是一種勉強。 職場上為了幾斗米不得不勉強,after work, 可不要沒事找壓力。

哺草會的方式、地點,我們是否每月只麻煩振德一次,另一次大家就到河堤公園星空為幕、草地石階為椅,每個人自備茶杯及少數點心、飲品,帶著輕鬆的心情與精心整理資料赴會?

另外,雖看過小蘭引用的很多資料,但不曾如這幾封e-mail般享受小蘭精確豐富的文字,真的很喜悅,在長鬃這個群體裡,真的人人必為我師,喜哉、善哉。


三任

寄件人:小蘭
收信人:三任 , 阿桂 , 小帽
日期: Thu, 29 Jun 2006 23:10:46 +0800
主旨: Re: Re: 確認?

三任大哥會喜歡我的文字
真的很意外!!
(大概是上次哺草會被你"嚇過"
以為你對我的留言有意見)

小妹我
還是要對你說聲謝謝啦

至於分寸與力道的掌握
還得靠你們斟酌
有勞大哥們費心了

PS
我的文字最常出現的地方是在公視觀點360討論區(amadeus)
http://www.pts.org.tw/php/board/index.php?REC_CNT=285&LISTALL=1&PAGE=2&BMENB=268&&PAGE=1

寄件人:小蘭
收信人: 三任 , 阿桂 , 小帽, 淑英
日期: Fri, 30 Jun 2006 01:06:11 +0800
主旨: 翼下之風

Dear all:

ak終於要再出書了

我非常認同ak以下的話

"長鬃山羊從一開始就不是單純的運動社團,如果只是把單車當作是一項運動,那麼國內有那麼多的社團、協會與單車運動人口,夠多了,不必錦上添花。不覺得我們一直在實驗單車的各種可能嗎?鑽古巷吃吃喝喝、單車影像與文本書寫、扛車過山與海、騎乘與生態 /環境、越野繞圈賽、一日探險、旅行工具、通勤....

每個時代有不同的價值觀,部落時期獵了人頭才是好男人,困頓年代首要之途是賺錢、人要胖...。因應環境的變革,價值觀一直在調整,邊緣的價值觀有可能在往後世代變為主流。單車在一開始是神奇的發明,再變成時尚玩物,後來變成普遍交通工具、被取代的舊工具、落後的交通工具。登山車出現以及百年環法賽再把單車推上火線,傑克,結果走進了後工業時期,蹦!單車文藝復興運動開始。

形式即內涵,信念支撐行動,人心可以是萬物的尺度。在健康、節源、降污這幾個當代顯學上,單車的確是可以拯救世界,Ride or Die ! and it's fun "


相信在出書的過程中
車隊的長輩們定會助ak一臂之力
而我們呢
看來是幫不上忙的....
但精神上
我們都願做ak"翼下之風"...

先預祝ak騎乘/採訪工作
平安順利!!

--
小蘭


寄件人:小蘭
收信人:三任 , 阿桂 , 小帽, 淑英
日期: Fri, 30 Jun 2006 09:20:00 +0800
主旨: 不只是單車
Hi:


以下是年初~3月中部分留言

大哥大姐們愛護車隊的用心

你們走過的足跡

後進都看到了....


還是要再說一句

"你們真是太優了"



sanjen .

全身可以舉的都舉起來贊成
但我建議可以擴大讀書會的定義,只要是可以符合相互學習成長的主題或內容均可,不限於書本的東西。
可以先選定幾個主題,或依有興趣參與的人所想要討論的主題,草擬一個計劃表
例如:
部落格之視覺設計與應用實例(小帽)
攝影沙龍之追求與掙脫(三任)
部落格網頁原始檔解析(三任)
Google earth之應用(龍大哥)
Rock and Roll與創新思維(阿桂)
山羊家族部落格與網頁之延伸創意
山羊家族單車影像1000P之研討(阿桂)
茶與咖啡異同之實際體驗(含實作,三任)
單車與游泳(TPP)
單車運動傷害與復健
還有不少可以藉機會向大家學習主題呢......

有沒有人附議啊?還有,有沒有人被嚇跑啊?
..........................................................................................
ak

阿土哥哥提議的、MHC附和的都好,我都要...,就怕沒有十個胃去消化...

這個會可以叫「哺草會」或「放羊吃草」之類的,意思就是我吃過一種草,介紹大家來吃看看,聞一聞、嚼一嚼、吞看看...,然後你會告訴我,其實有另一種草加了咖哩就是這種味道,然後他會說這種草早上十點前吃最好....。大概意思是這樣,不一定是書、音樂、電影之類的,形式不拘那是最棒了。

附和MHC說的,可以根據大家看過的書、電影(以文學、藝術角度切入),來列一下和單車有關的書單,像我知道夏目漱石著有「單車日記」、費茲桀羅的「夜未央」有環法賽的描述...

上次的美國MTB之旅最後一晚在洛杉磯郊區落腳,晚上到飯店對面的咖啡廳上網時,小小的店內大概都坐滿了,大家正在欣賞周星馳的「功夫」,還有一個人拿著吉他跟著劇情走到最後隨手彈了一下...,接下來輪番上陣表演聲韻詩、口白表演、自彈自唱等。看起來沒有人是專業的,這家店也不是什麼以表演著稱的店,只是一間社區咖啡店。我坐在角落上網之餘也觀賞了一下,雖然也不大懂他們的聲音表演...。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在生活中融入吸收新知與對美的敏銳度 ,我想,這是為什麼西方會贏的原因...

Re;讀書會 2006-01-24 12:40:42
怪鴨
早就應該有讀書會了!騎單車不只是野了心、騎到爽不退那樣的嗎啡心態而以,若是如此,三罐「high頭仔」就解決了…記得多年前,鐵屁屁、三任、智元等人曾經陸續建議過,但終究不了了之…讀書會的成立有這麼困難嗎?藉由書籍等文學作品的角度去討論騎單車觀點,包含的視野夠廣、層次夠深…車隊中多的是文藝青年,來吧!贊成!贊成!贊成!

[--] 讀書會再加碼 2006-01-27 00:52:07
怪鴨
三任大哥提議的課,小妹也超感興趣,如歐陽大哥說也想學的Flickr的運用,尤其很期待:
部落格、攝影、Google earth、Rock and Roll、
茶與咖啡異同等…另外或許可加入植物介紹、頑石、生態工法…就像小型色區大學一樣,相互討論、蒐集資料等,就會有收穫。
小羊也可安排小讀書會,如火星文解碼,青少年優良讀物等。

[--] re: GPS vs CWM(同步回應在羊圈內) 2006-02-04 17:58:46
atwogogo
昨晚作夢的時候,夢境中竟還在探討單車旅行與一般的自助旅行或跟團旅行的異同,記得夢?堛熊祭蚻O線與點的型態差異。不同型式旅行旅者永遠都是旅客,不會是住民,再怎麼深度旅遊,所感受到的都是外來者主觀的認知,這不會是幅射性的面的認知,絕大部分是一點、一點、一點的感受。而單車旅者多了一種選擇,可以從容地把點延伸為線,至少是各種型態的虛線,當然前題是到目的地的過程與目的地本身,在單車旅者心中是同等重要甚或更重要。

所以呢,GPS或許可以讓我們專注在如何有效率的到達目的地,而CWM呢,當然是非線性的,過程中充滿偶然與多種型態的互動。
[--] Chart the branches and connections of 100 years of music using the London Underground map 2006-02-06 09:15:32
sanjen
有創意的人還真不少,用倫敦地鐵圖來表示百年來音樂發展的分枝
http://blogs.guardian.co.uk/culturevulture/archives/2006/02/03/going_underground.html

[回覆] ak jmk@seed.net.tw



太酷了!以一條路線作為該類型音樂的時間軸線,困難的是交會站,有些樂團不是單一的音樂類型,而要把它放進一個既有的架構中,除了創意,還必須用很多功吧!
起立鼓掌!
2006-02-06 10:36:58


明晚哺草會adn哺草會書架 2006-02-16 12:03:42
atwogogo atwogogo@gmail.com
由於blogger不支援文章歸類或Tags(至少我是不知道怎麼做啦),覺得如果把哺草會的資料或過程放到羊圈中會造成混亂,因此新增了一個「哺草會書架」http://fserow-shelves.blogspot.com/ ,可以把各位蒐集到的資料與鏈結直接利用google toolbar上blogger的功能,發佈到書架上,目前已試貼上幾篇,請大家參考看看這樣的做法是否恰當。另外書架上的書理當由山羊全體來補充及管理,所以請把您在blogger登記的id及e-mail寄給我吧( atwogogo@gmail.com ),以便加入書架部落格成員名單中。

關於「高雄市單車通勤路線規劃」這個題目,我覺得可以朝二個方向去想,一個是點對點的路線,一個是hub(路線彙集點)to hub的路線。以高雄市有鐵路、愛河、高速公路等將市區分隔幾個區塊,可以很容易將所有hubs找出來(我已做一張草圖),再將市區依hubs的位置劃分為好些zones(區塊),然後在每個區塊找出一至多條最佳單車通勤路線及該路線的特色,以及如果政府有心的話在軟硬體上該如何建設等等。以上只是個人這一個星期來小小的想法,明晚哺草時還請各位多多提出看法。

[回覆] ak jmk@seed.net.tw



嘿嘿,經過一個禮拜的嘗試錯誤,我的東西向通勤路線隱然找到一條最佳路線,可以和我平常路線和urmap規劃的路線相對照,星期五再議...
另,小王子184這邊有無線網路,可以帶自己的NP來,若沒有無線卡,也可插ADSL。PC則這邊有一台可用。星期五晚上8點先在184樓下集合,再一起上來,晚到者請和我聯繫。這邊有開水,餐飲則最好不要...
2006-02-16 16:30:20



[回覆] ak jmk@seed.net.tw



對了,騎車來OK,可放室內
2006-02-17 00:26:11



寄件人: 小帽
收信人:小蘭
副本:三任, 阿桂, 淑英
日期: Fri, 30 Jun 2006 10:17:46 +0800
主旨: Re: Re: 確認?
Dear all

昨天有點小忙,本想加入討論,但各位的文字犀利與豐富,加上到了下午我就會變得昏昏沉沉,不得不拜讀再三之後才謹言回覆!

言重了!
關於哺草會是否流於形式變成聊天會,就內容上也許會有一點這種傾向,但在效應上,小弟的看法是多所期待的。畢竟若只有騎車的時候才能將大家聚在一起,或許有的觀念跟想法就不太容易傳達跟溝通,而且要出去的話,大概所有的人會先考慮行程的難易度(這要怪幾個怪物總是痛操我們這些小羔羊),要再有機會交流觀念,機會就更少了。並且見面三分情,稍微給一點點微薄的壓力,像是許大哥說沒來參加早餐的要扣分,雖然只是玩笑,但總是比在網路上留言更能號召大家,提升參與度。

大部分人對於好與善的事物接受度應該是相當高的,舉例閱讀一事,大家都不會覺得是壞事,但卻很難去實現。我不斷的推荐南希多去閱讀書籍,但厚重的頁斐與密麻的文字總是讓她卻步,其實就是懶,但我覺得是少了一種「想要看」的導火線,一直到近期有一本「藏獒」,對於「狗」的熱情跟我的不斷洗腦,終於能讓她願意去翻開書本並開始閱讀,這是經過很多次的推動才有的成績。現在她會跟我要書去看,這樣的成長是需要慢慢累積出來的。

昨晚有想到,當隊員決定加入車隊的時候,最初的動機是什麼?活動主題離單車太遠會不會讓隊員感覺有距離?但考慮這個實在太過於沉重了,畢竟我們發起的這些活動立意都是淺顯易懂,而且是十分良好的,要得到大家的支持我認為不難,參與程度要提高大概就得慢慢琢磨了,我想多點包裝跟連拐帶騙,應該是能讓這樣的想法植入腦海更深一些。

如同單車早餐的許多週邊(車輪紙板、小風車、旗幟、布條),是個很棒的點子,在功夫旋風兒不知道第幾集(很後面),白玫瑰要利用魁儡之舞操作民眾的時候就有提到:「五萬個人當中,五十個人頭向左看,可能影響不了群眾;但是有五千個人同時頭向左看,漸漸的這五萬人就會往左邊看了。」話說回來,活動的同時我們也在累積活動宣傳跟推廣的經驗,即便阿桂對於裝扮一事頗為失望,但我想這應是小細節,別太在意啦,有的人覺得熱帶天堂要防曬,那大概就很難要肉粽變成比基尼了,如三任所言: keep it simple, keep it fun,短期不能看到回饋,但幾次之後呢?這些事情並沒有白做的。

我加入車隊時間不久,但感覺不斷有新氣象,能讓老羊除了騎車之外,也開始玩起 flickr、玩起相機、blog,這些十分具有現代感變化,就能讓車隊活動生生不息。加上小蘭、淑瑛的注入,又讓內容更上一層樓,未來可說是無可限量的。哺草會進行的方式,只要能夠讓大家有個去處,應該都不會有大礙。河堤公園是個好主意。

小弟一點拙見。以上。

小帽



寄件人:三任
收信人:
小蘭 , 淑英 , 阿桂 , 小帽
日期: Fri, 30 Jun 2006 11:37:19 +0800 (CST)
主旨: Re: 不只是單車
Hello Everyboy,

各位已讓我的辦公桌下淹大水了,看了各位的討論與回應,簡直是涕泗縱橫,久久不能平復。不過,我想就由我將我們這兩天討論的內容,整理到哺草會書架去嚇人,好不好(有遺漏的請各位再補充或寄給我補充)?我最喜歡嚇人了,小蘭、小帽、淑英都是苦主對咩,幸好,你們真的是越嚇越勇。

想要將這樣的討論放到書架上,我最主要的堅持是,在長鬃這個團隊中,資訊一向透明公開團隊向心才會如此凝聚。此外,誰知道台灣什麼時候還會有這樣的團體成員會爆出這樣無私的火花,這樣的結果,當然夠格成為網路上的永久文獻。

如何?各位苦主們?1.2.3...我要動手囉...

三任

星期二, 6月 27, 2006

星期五, 6月 23, 2006

轉貼【今年的環法轉播】.

作者: klavier (把種子埋在心裏) 看板: EUAQ
標題: 環法
時間: Tue Jun 20 11:34:24 2006

跟大家宣佈一個好消息:今年的環法賽轉播,我們不必再忍受 ESPN
「阿姆斯特朗」之類的大陸播音了。民視所屬的數位頻道交通電視台,
買下環法的轉播權,雖然仍是只有每天 30 分鐘,但我可以保證,今年
的轉播品質一定是歷來最好,因為節目將是由我協助製作。

為什麼會找到我也是頗為曲折。交通電視台的台長,因緣際會取得
環法賽的轉播權,但苦無自行車知識,於是四處尋找協助。找自由車協,
雖然他們會訓練選手、懂得環台賽,卻不太懂環法賽。再上網路找,
也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環法專家,但轉介之後矛頭全都指向我了。

我也不敢自稱環法專家,因為「歷史」是我最薄弱的一環,但至少對
今年以來的歐陸車賽如數家珍。而且,大概也沒有別人會像我一樣,
願意投入心力在協助製作上吧!

現在我的製作方向有三個:

1.網站
http://fmtv.ftv.com.tw/2006letour/
這是電視台他們搞起來的網站,我先提供選手資訊,之後陸續會再補上
其他的內容。

2. 環法不可不知
大約五個小段落,每段約3-5分鐘,會在賽前一週在民視無線台播出。
目前我找了張壽生、巨大、天心工業、賴冠華、徐瑞德教練、喜客、
陽光大道等人來訪談,提供環法賽的知識。

3. 轉播
會是由張壽生和我輪番上陣,搭配電視台主持人來報導賽事。

由於時間實在很趕,能做出什麼樣的內容來我也不太有把握,但有
由於時間實在很趕,能做出什麼樣的內容來我也不太有把握,但有
100% 的把握比 ESPN 好。多虧小花幫我聯繫廠商,自行車專屬攝影師
vanden 答應協助拍攝,還有台長全力支援,我才能專心在內容製作上。

因為這個月才談成這個案子,電視台大概很難有足夠的時間拿到廣告
收益,而且又是這樣一個數位頻道上的小電視台,要靠廣告來打平,
實在很困難。台長實在有心推動環法賽,並且希望明年能夠擴大轉播,
我在廣告收益上沒辦法給他幫助,能夠幫他的,除了把內容做好,就
只有努力宣傳了,把收視率衝高,讓廠商明年有投廣告的意願。

所以在此呼籲各位,還沒買數位機上盒的趕快去買,沒錢買的也要去
朋友家收看,環法賽每一集都不要錯過,如果節目做得好不要吝惜
給予掌聲,做不好的地方也要多多指教。難得找到一家媒體願意支持
自行車運動,請大家要好好珍惜,收視就是最實質的幫助。

對了,轉播時間我們也特地安排過,目前暫定為早上0700首播,晚上
1930及2230重播,讓大家可以在上班前、下班後、睡覺前都看得到,
不會像 ESPN把時程調來調去。

※本文原作為肥油貓

北京ad-bike


當時在報上看到歐新社這張影像時,原以為只是將做好的看板利用腳踏車運送到某處而已,看了文字說明「....以腳踏車載運美容院的廣告看板,在北京市區裏做行動宣傳」才知道那真的是達人,那鍋公關組的,下次免費早餐活動前要不要效法一下?只是如果他綁這樣子還可以騎,我可真的
囧rz zr囧

如果他有在關心我們的哺草會,應該可以學一下清潔隊媽媽,發明一輛由cargobike變型出來的大型看板廣告腳踏車。哇,我好像聞到$$$$$$$$$$$$$$的味道了,像台灣這麼喜歡選舉的地方,弄一大群ad-bike來宣傳,創造候選人環保先進的形象,好像是一項不錯的生意點子,那只會騎腳踏車的遊民朋友們也會突然多了一個工作機會,有沒有候選人想要下單的呀?


哇,來不及了,好的創意總是有人先想到,不過我們的後斗可以比較大。

左營49 cargobike


Cargobike有那麼難嗎?Cargobike是新潮還是復古呢?那天在街上看到這位清潔隊媽媽,除了配服她腿力驚人外,對在地人的智慧也感到自信心回昇不少。

星期三, 6月 21, 2006

單車文藝復興 Bicycle Renaissance

每個時代有不同的價值觀,部落時期獵了人頭才是好男人,困頓年代首要之途是賺錢、人要胖...。因應環境的變革,價值觀一直在調整,邊緣的價值觀有可能在往後世代變為主流。單車在一開始是神奇的發明,再變成時尚玩物,後來變成普遍交通工具、被取代的、落後的交通工具。登山車出現以及百年環法賽再把單車推上火線,傑克,結果走進了後工業時期,蹦!單車文藝復興運動開始。

如果真要定個起始點,我想,那應該是1992年在舊金山舉行的第一次「臨界量Critical Mass」,從此開啟單車文藝復興運動*。因為,那一天是汽車文明的頂點,從那一天之後,單車路權開始覺醒。雖然
歐陸如荷蘭、丹麥早就是單車王國,但是他們無汽車工業,汽車與單車消長並不明顯。

之後的每一天,更多人騎車通勤、旅行,更多單車道產生,觸發更多單車推廣活動(不管是溫暖的、還是激進的)、更多政府資源投入永續運輸政策...。


正面的誘因(如果騎車,我可以得到...)
省錢、健康、樂趣...

負面的誘因(如果不騎車,我會...)
2003年英國倫敦開始徵收「塞車稅London congestion charge」;2004年紐約地鐵炸彈威脅2005年倫敦地鐵爆炸案...

路上的障礙
單車道設計不良、路權不彰汽車駕駛與單車騎士對立激化、單車失竊、空氣污染單車推廣的逆流-德州柯林郡案上海案...

公部門的推廣計畫
英國國家單車路網
美國「ISTEA冰茶」法案
美國「TEA21」法案
加拿大多倫多單車規劃
...

各種單車活動/社團
騎車上班 Bike To Work(有一堆)
英國單車週 National Bike Week
單車電影Filmed By Bike
鐵馬巡迴影展Bicycle Film Festival
創意、回收-單車搞怪實驗社團Winking Circle
溫暖有趣的Aeolian Ride
把廣場變廚房
紀念死於車禍的默騎 Ride Of Silence
單車快遞的夜騎-水泥山登頂
Bike Kill(單車Punk風)
ZooBomber(單車Grunge風)
單車應用大觀ProBicycle

購物/通勤利器(順應這股風潮下的產物)
載貨單車Cargobike
延伸後架Xtracycle
自製車大觀--單車森林The Bicycle Forest

*最早提出「單車文藝復興 Bicycle Renaissance」者,就我所知是John Pucher, Charles Komanoff, Paul Schimek在1999年發表的一篇報告:"Bicycling Renaissance in North America? Recent trends and alternative policies to promote bicycling",文中提到美國「ISTEA冰茶」法案於1991年開始推動,但我還是覺得1992年的「臨界量Critical Mass」更具有指標意義。

P.S.這算是一個小整理,這波啟發我們的風潮,我們正在參與,你也可以參與其中,單車文藝復興。

百萬燭光之夜 Candle night


以下的訊息
我(小蘭)反覆看了二天
覺得文章內改變幾個名詞後
就「節能」與「慢活」的體現上
幾乎就和免費早餐的精神不謀而合
p.s.我引出的藍字部分,大家覺得如何?透過internet,真的可以成就許許多多立意良善的美事

你是否曾在夏天的夜晚,熄掉電燈,點上蠟燭呢?

2003年夏,一群日本人為了節約能源,不但自己在夏至晚上的8點到10點熄掉電燈,點上蠟燭,更發起了「百萬人燭光之夜」 (100万人のキャンドルナイト)的活動。除了以東京鐵塔為首的2,278個公共設施熄燈響應外,更吸引了高達500萬的日本國民參加( 註1) 。此後每年的夏至與冬至前後,熄掉電燈,點上蠟燭,逐漸成為日本的全民運動。

然而這個在日本孕育的活動,其實發源於美洲。2001年5月,為了抗議美國小布希總統拒絕簽署「京都議定書」,並打算興建核能電廠促進景氣發展,一位加拿大人發起了「自主停電運動」。同年,為了響應「自主停電運動」,隸屬於「樹懶俱樂部( 註2) 」的(口十)信一先生,便在東京一家名為Café Slow的咖啡廳關掉電燈,點上蠟燭。經過了兩年的蘊釀與籌劃,「百萬人燭光之夜」正式於2003年誕生。參加的人數也從2001年的100餘人到2005年夏至的664萬人。而韓國也首次在2005年加入,使「百萬人蠋光之夜」開始國際化。

不過在各地所舉行的「百萬人燭光之夜」活動並不是統一由一個組織來籌劃。相反地,凡是為響應「百萬人燭光之夜」而舉辦活動的團體,都可以到「百萬人燭光之夜實行委員會」的網站登錄活動訊息。換言之,「百萬人燭光之夜實行委員會」的網站為一資訊交流的平台,在上面不但可以知道「百萬人燭光之夜」的資訊,也可以知道世界各地的相關活動訊息。以今年為例,目前所登錄的活動已多達416件(2006年6月16日止),除了日本各地,還包含韓國、澳洲與台灣。

也由於「百萬人燭光之夜」的活動是由世界各地各個團體自行舉辦,因此活動的內容可說是五花八門。除了音樂會以外,還有在燭光下用餐、做瑜珈、朗誦文學作品或是搭船撿拾河川上的垃圾等;也有的團體晚上所點燃的蠟燭是用白天自己親手製作的環保蠟燭;更有贊助商以衛星拍下「百萬人燭光之夜」熄燈前後的日本全國照片,讓人驚訝地發覺原來600萬人同時關燈可以讓原本極度明亮的日本,只剩下東京、名古屋、大阪三個光點。

「一片靜謐,接著心便豐富了起來。」與日本一衣帶水的我們,是不是也能關上電燈,點上蠟燭,一起來節約能源,並細細品味內心的點點滴滴呢?

註1:2003年日本人口為1億2740萬,500萬約占整体人口的24%。
註2:樹懶俱樂部成立於1999年,以保護環境與瀕臨絕種動植物為宗旨。

相關訊息:
百萬人燭光之夜日本網站
百萬人燭光之夜2005 年衛星照片
百萬人燭光之夜台灣網站

原文來自:從咖啡店開始的故事--日本「百萬人燭光之夜」by 北小安(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星期日, 6月 18, 2006

618晚安 Good night 618 !


看到這張照片當然覺得很好笑,更好笑的是po這張照片的原始部落格居然得到216個回應,顯然有太多人想看這種美國人才做得出來的車子的笑話,節錄幾個翻譯一下(希望得體),讓這個618的晚上放鬆一下看別人笑話...,哈哈哈,晚安!

「靠!我們剛要有舞會說 Screw it, we'll just have prom here.」
「他們開得不夠快 they just weren't going fast enough.」
「我爸有一組神奇工具,我們會修 my dad's got an awesome set of tools. we can fix it.」
「傑克,我想我們到達頂點了 "dude, i think we've reached the tipping point"」
「看!笨馬路 Damn, stupid road.」
「好吧!舊金山市區觀光到此為止 Well, that's the end of that Excursion.」
「舞會前先掛在這裡好了 hung over before the party」
「再長一點就過得去了 If it was just a little big longer we could have made it!!!!」
「現在,所有的人擠到前座,也許我們就可以... Now, if everyone can just pile into the front seat, maybe we could...」
「另一隻擱淺的鯨魚 Another beached whale.」
「靠北邊啦!早知道就租Toyota Prius啦! Dang it all, I knew we should have taken the Prius!」
「舊金山什麼時候變這麼胖? When did SF get so fat?」
「沒問題,傑克,我裡面還放一台汽電車 It's okay, dudes. I put the hybrid in the trunk.」
「我不是叫你不要挫孤輪嗎! I TOLD you not to try a wheelie!」
「休士頓,我們有麻煩了 Houston.....we have a problem.」
.....

要繼續笑的,請看:Sierra Club

星期二, 6月 13, 2006

把單車變貨車 Extracycle

除了看起來就像載貨單車的 Cargobike,現在還有一種新型附加貨架。只要買個 Extracycle的FreeRadical貨架,把自己的單車按照步驟改裝,就可以變成高效率、操控性佳的載貨單車。

Extracycle官方網站
Extracycle FreeRadical專文介紹

星期一, 6月 12, 2006

下一波大趨勢就是我們.

下一波大趨勢就是我們--Time 5月

每一個人內心都有個憤世嫉俗的小聲音,看到(或者寫出)這樣的句子都會反彈:我們正站在邊緣,即將步入歷史上最偉大的創造與創新時代。聽起來像是網路公司那種過於樂觀的宣傳。有《我愛 90 年代》〈註〉的味道。我內心憤世嫉俗的小聲音現在就有那麼一點點受不了。但是近來我實在很難迴避這樣的結論。想想下面這個點子。大致說來,從前的東西都是一小群高深莫測的精英分子發明的。這個神祕團體可以稱為「當時碰巧在那個房間裡的人」。這些人可能是工程師、情境喜劇編劇、或者是大廚。他們可能是很和氣的人,也可能絕頂聰明。但是不論聰明到什麼程度,他們絕對比不上一個雖沒那麼精英、數量卻大得多的團體:所有不在那個房間裡的人。

註:2004 年的迷你電視影集,屬於喜劇加記錄片,以懷舊眼光回顧 90 年代

歷史上,後面那個團體與創新扯不上太大的關係。這些人會購買、消費那個房間裡發明出來的東西,僅此而已。這兩群人的關係是單向的。直到目前為止,要叫這些人參與創新的過程都很不容易,因為他們拿不到報酬,而且要安排這樣的電話會議也太辛苦了。

但是情況在改變。創新的來源逐漸從少數移轉到多數。就拿所謂的開放原始碼運動為例好了。基本構想是:大部分軟體都是前面提過那些「房間裡的人」創造的,開放原始碼軟體則是提供給全世界來集體創作。有人把一件軟體放到網路上,然後門戶大開。有點像軟體界的《流行偶像》〈註〉。在開放原始碼模式下,創新來自於數十萬人,不只是來自於一小撮的拎著半打裝 Code Red〈註〉的工程師。有一個開放原始碼的計畫是非常出色的網路瀏覽器火狐,已經被下載 1 億 5 千萬次。 SorceForge.net 這個網站專門協調開放原始碼的工作,目前主持將近 1 萬 5 千項計畫。網路巨擘「美國線上」與本刊隸屬同一個集團,剛剛在上週開放了它即時通服務的原始碼。

註:英國電視的才藝競賽節目,由觀眾以電話等各種方式投票評分、選出 冠軍。《美國偶像》就是模仿這個節目
註:百事可樂旗下 Mountain Dew 品牌的櫻桃口味汽水,Mountain Dew 添加了咖啡因,是矽谷科技新貴的最愛

許多人——可能是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創新的過程,這個概念既平淡無奇又具有極大的改造力量,而且只要開始去尋找例子就會發現俯拾即是。蘋果電腦推出 iTunes 網路音樂商店與 iPod 時,絕沒料到播客會如此風行。結果變成由我們大家去告訴蘋果它的產品該怎麼用。樂高積木、宜家家具、寶馬汽車這些公司毫不相干,卻不約而同搭上了這波風潮。而且文化界也有這個現象。看看 YouTube 或 Google Video 這些網站好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上傳自己一小段 3 分鐘的電影,最好的就會脫穎而出。誰知道從這個洪荒時期的潮間帶會爬出來怎樣的索德柏〈註〉,無需宣傳也不用經紀人?當然,上傳的電影有一些只是拍某人從公園的立體方格鐵架上摔下來。但是也有一些卓越的作品。還有一些兩者皆是。

註:美國導演 Steven Soderbergh,作風大膽、富實驗性,較知名的作品有 2001 年的《瞞天過海》與 2005 年的《泡沫》

這樣的創新能夠實現有兩個原因,一個明顯、另一個不明顯。明顯的原因是——跟我一起說——網際網路。另一個原因頗出人意料,就是一種很奇特的現象,可以稱為智力利他主義。結果發現,只要有機會,民眾很願意貢獻時間與腦力來讓世界更美好。有一套線上百科全書叫做維基百科,完全由匿名的專家貢獻專業寫成。這種由使用者創造、編輯的東西,當然免不了參差不齊,但它仍然是網路上甚至是網路以外最有用的參考工具。這個月 維基百科已經張貼出第 100 萬篇文章。

您大概會認為,企業界一定爭先恐後要利用這個新資源大撈一票:它是個廉價的研發實驗室,規模相當於全球的線上人口。事實上,企業界接納這項資源的動作卻慢吞吞。無可否認,這個現象似乎不合常理:直到現在為止,智慧財產的價值一直都取決於擁有者的人數少到什麼程度。未來,它的價值卻要取決於擁有者多到什麼程度。甚至可以想像這樣一個未來:公司企業完全撤掉研發部,只是提出問題讓全球集體智慧去沈思。像我這樣的創意工作者就只要舒舒服服坐下來、從數十億人的大腦中收集免費的絕妙點子。這個構想,我內心憤世嫉俗的小聲音倒很支持。


創造維基百科的業餘玩家--Time 6月
 
結果如星火遼原,這個簡單的按鍵讓讀者變成撰稿人, 撰稿人變成福音宣傳家
維基百科英文版現有超過100萬個詞條, 將近大英百科全書的10倍, 而且這個數字幾乎每年都在加倍
最不尋常的是, 這個網站不曾遭到惡意的破壞, 也不曾被狂熱份子入侵
更正確的講法應該是說網站每天都受到破壞, 但通常在幾分鐘內, 數以百萬計有心維護並耕耘這個網站的使用者就會有人出來修復
 
如今Wales享有盛名, 被視為網路帶動平等主義的擁護者
他描述自己不是反精英主義, 而是「反學歷主義」
這是重大的區別, 意思是說業餘人士也可以和專業人士一樣貢獻良多, 而且英才俯拾皆是
本來大家都預言群眾統治會導致大混亂, 結果卻是造就出可能是21世紀最強有力的產業模式:同儕生產(peer production)
維基百科證明這種模式行得通...
維基線上百科幾乎每一個詞條都歡迎瀏覽者修改

39歲的Wales原任期權交易員, 在1999年開始著手打造屬於網路世代的百科全書
---完全免費, 隨時更新, 全民共享,
他照著大多數百科全書的編撰者的方法起步, 委託專家編寫文章再交付同儕複審
過了18個月, 他只有少的可憐的12個詞條, 照那樣的速度, 要好幾千年才能和大英百科全書匹敵
於是Wales創造了一個自由型式的附屬網站, 用的是罕為人知, 叫做維基(夏威夷語"快"的意思)
的軟體程式, 讓人可以輕輕鬆鬆---用「編輯本頁」鍵--輸入並追蹤對網頁的修改.

Via來自:Irene

星期五, 6月 09, 2006

鐵馬巡迴影展 Bicycle Film Festival 2006

真的有鐵馬影展Bicycle Film Festival 2006,繞了5國11個城市,抱歉!做為世界單車生產重鎮的台灣沒有,有世界數一數二單車大廠的台灣沒有...

|New York City 5月|Los Angeles 6月 |Minneapolis 7月 |Chicago 7月|London 9月 |San Francisco 10月 |Sydney 10月 |Melbourne 10月|Tokyo 11月 |Kyoto 11月 |Milano 12月|

Via來自:抱樹人Treehugger

YouTube有影展中其中一片的兩個片段:
Messenger - Part 1
Messenger - Part 2

P.S.看過勞伯狄尼洛主演的紐約「計程車司機」嗎?紐約的單車快遞更是神,其中還有我「寶特瓶擋泥板」的概念來由。

星期四, 6月 08, 2006

單車英文 Biking English Class 2

tube
/tjub/ n.管,筒;小軟管;隧道;地下鐵道,[解.植]管;[樂]管樂器的管;真空管;內胎.

指「地下鐵」的例句:
"Cycling is a quick, healthy and convenient way of getting around London. But it is also the case that the Tube network is reaching capacity and we can only put so many buses on roads that are already extremely busy so the future lies in cycling."
原文:Revolution! Britain embraces the bicycle By Cahal Milmo

指「內胎」的例句:
"Interrupting your ride to help a fellow cyclist patch a tube or borrow a chain tool isn't exactly the same as stopping to help an injured man at 27,000 feet elevation."
原文:Why bicycling is better than climbing Mount Everest by Gene Bisbee

星期二, 6月 06, 2006

關於套管 Serows talking about LUG

銅燒焊車!?會是時空錯置嗎?/mhc
銅燒焊車之所以美,很重要的一項要素是套管部分(Lug)的做工;英文叫她為vintage lugged frame其來有至。比較有名的Lug如Hetchins (England), Nervex (France)或是Prugnat (France)。不過這些都是歐洲貨,不知道早期台灣有沒有比較能代表台灣的handcut lug,如果有我建議採用;不過我想機會不大,因為如此耗工的事應該早已不再商業化了,要找1組都難,何況要10幾組ㄋ;
另外還有個人角度問題需要考慮;頭管坐管上管長度更因人而異。
如果沒有現成的,那能否考慮選用『素lug』 (blank lug,原胚Lug未做任何切割),然後我們想辦法把山羊頭刻弄上去(這可要問這方面的專家阿鎰有沒有辦法做到了 ),也把個人姓名及山羊編號刻印上去,這樣比較有個人風格,畢竟單車喜好是非常個人話的東東,如此這樣那才能將『她』供奉在客廳牆上每日朝拜。
至於彩裝是不是請0027及ak比較具藝術氣息的設計一下,來個ArtDeco彩裝。

如何切割屬於自己的套管(Lug) /mhc
第一我中打很慢,第二國學底子差,可能會失焦,所以我就不強加翻譯了;就我看到的簡單敘述如下;

(1)先取得素胚(blank lug),作者自述於1967自英國帶回一組管材(Reynolds tubing)及素胚(Nervex blank lug)(這裡我想必須說明一下什麼是素胚,一般我們在學生車看到的有尖尖的伸向後方,這已經加工過不是素胚;剛出廠的齊口才是素胚)。完整的一組Lug包含:頭管上下、座館、五通、前叉冠座及前後叉勾爪共七件,前三項有角度的考量。

(2)設計圖樣,簡單的圖樣較容易切割,一般市面較喜歡採用撲克牌牌上的一些圖樣去做變化;較複雜的圖樣則較耗時,有可能碰上無法進行下去的窘境而必須加以修正;有些人會利用焊接來加長Lug的作業面積以設計較美觀的圖樣,這純粹是為了美觀,對增加強度無補。

(3)開始切割,作者採用電鑽及鑚石鋸子(jeweler’s saw,是銼刀嗎?)來切割;盡可能先將不要的部位用電鑽去除,然後再利用鋸子完成其他部分。

後話:以現在雷射雕刻的技術,也許不會那麼難切割了吧;不過好像少了什麼來的。

最後我想以作者的一段話來結束(還是豆芽)
I liken a well-designed lugged frame to a good engraved English shotgun. It doesn't shoot any better than a plain shotgun, but it is pretty and shows the builder's care in making it.

也許會花三年五年來完成一件自己的vantage lugged frame吧!也許十年吧!也許『她』只是一場夢ㄚ!但『她』維繫著我的熱情不滅,這樣就好了。(原文置於本章最後)

說到LUG /小帽  
好的 LUG 帶你上天堂
不好的 LUG 帶你住套房(騎到腰酸背痛住醫院套房)
角度確實是個大問題,也請參考鳥教練的兩篇筆記
鋼管車拉格筆記--上
鋼管車拉格筆記--下
那個 853 銅鑼燒什麼的,也會這樣迷人嗎?

re:LUG /ak  
你沒講我都不知...,真是大學問,Old school is real school !

Re:LUG /牆頭草  
為什麼我騎了這麼多年的LUG車架都沒人注意呢!
我在猜啦,原提議者應該不是要訂製MHC講的HANGCUT LUG車架啦,而且是素LUG固定車架角度的車架,當然我是樂觀其成啦!
以前跟朋友在講LUG車架時,也曾提到HANGCUT LUG這話題,當時不成熟的結論是:先跟台灣車架廠商溝通好並且確認各部位端口接口管徑規格後(或直接能拿素LUG),到印尼或泰國等手工技藝先進的國家找位工藝家設計製造。
但我有疑問啦,前題是有辦法拿到 & 切割出我們要的LUG形狀及角度,且有廠商願意幫我們燒銲 :
1.越薄的LUG燒銲出來的車架會越水,不論厚與薄強度要怎麼確認呢?
2.LUG角度有人會訂嗎?車架製造圖怎麼繪製?
3.成品試車結果可能會超出您的期望!
4.要匹配這車架的零組件要到那買?
5.Money啦!
要是真能生產出HANGCUT LUG車架,不管其車架是否符合騎乘條件,AK請注意這是一不錯商機!
小弟無知不成熟的想法,請各位大大指教!也請原提議者朝著大家所需努力吧!

Re:LUG /阿謚  
最近我問了我客戶,他是這個產業老前輩,曾經幹過上市公司的總經理,我問他lug是如何製造,他告訴我的答案,是比我想像中工程浩大多了,如bb五通那個lug,是先拿一塊鑽好五個洞碳鋼加熱用沖床慢慢鍛造出來,當然不是用一台沖床就造的出來,不像外國那些阿ㄉㄛ用管材接一接那些lug,至於車架製造圖怎麼繪製,我想對於學過機械製圖的人,應該不是很困難,.LUG角度我想可以參考現成車架,或如美利達它都會出一本它現有車架的角度圖,至於商機我想這個市場太小,不然外國那些手工車的工廠好像都是小小規模不大,最後我想有時間的話可以自己做一台車架玩玩,至於強度應該比是售車強,不過重量我想一定比較重而且重多了.

無聊看看 LUG/ PPT
之一
之二

罪惡淵藪/ 黑羊
LUG 啊 LUG
多少罪惡以汝之名行之!

接續HANDCUT LUGS
How Do You Build an Ultimate Collector's Bicycle?
The Man Who Should Know—Framebuilder Art Stump—Shares His Insights by A.D. Stump
The following article appeasilver in the August 1980 issue of Bicycling! magazine. Reprinted without permission.
As one who specializes in collector's bicycles, I keep an eye out for signs of public interest in the kind of work I do.
Thus, it was with great interest that I read some time back an article about the then-new Reynolds 753 tubing. The author said that since an even section frame joint is especially necessary with that tubing, we may see a revival of handcut lugs.
The need for uniform thickness at the frame joint is important because overheating of the thing section tubing can occur if the lugs are on the heavy side.
Thinning the lug and cutting it to make an attractive design has two technical benefits.

First, it lightens the lug and allows brazing or silver soldering of the joint to be done at a lower temperature, with less danger of overheating the thin-walled tube.

Second, the flow of the silver solder can be seen more easily with a design in the lug that gives a few "windows" to see into the joint.

I believe a lugged frame is stronger than a lugless frame. The lug offers a joint that in effect grabs another handful of tubing and spreads the stress on the frame over a greater area. The lugless frame, made with thin-walled tubes, can present a risk with the need for a heavy fillet radius to make a strong joint. And the low temperature solders I prefer do not build up a fillet or heavy radius at the joint.
Brass or bronze rod can be built up into a fillet joint, depending on the skill of the builder, but it takes quite a bit more heat. And it needs to be filed into a uniform-radius bend for pleasing appearance.

Filing Difficult
Brass or bronze is hard to file, and it takes a good sharp file to cut it. The problem of thinning the tube wall is ever present. The tendency to "guide" off the tube at the start of the fillet is difficult to avoid, as the sharp file will bite into the tube to get the appearance of a continuous joint. I don't condemn all lugless frames. With heavy-walled tubing, they are fine. The heavy wall gives a needed safety margin. I have seen lugless tandem frames that were noticeably undercut or thinned when the fillet had been filed, either by hand or with power-driven rotary-file or polishing tools.

Like a Shotgun
I have always been partial to well-built bicycles with handcut lugs. I liken a well-designed lugged frame to a good engraved English shotgun. It doesn't shoot any better than a plain shotgun, but it is pretty and shows the builder's care in making it.
Because of high labor costs, few builders now make frames with handcut lugs. A decade ago, I asked Bill Hurlow to build such a frame for me. Even back then, he said the cost of his time would make it impossible. How much time? He told me he could cut a set of lugs in a day. Bill must work very quickly or have extra long days.
My personal interest in handcut lugs goes back many years. On my first bicycling trip to England in 1937, I looked over the frames built by the classic builders of that time: Claude Butler, Bates, and Hetchins, to name a few. I also admisilver the Thanet on display in London's South Kensington Museum; that bike had been sectioned to show the joining of the Reynolds tubes.
On my next trip in 1964, I ordesilver a Gillott frame with fleur-de-lis lugs. Ron Cooper, who was learning his trade at the Gillott shop then, built my bike.
I decided to try building my own handcut lugged frame. In 1967, I came back from a third trip to England armed with a set of tubing and Nervex blank lugs.
That first frame took me a long time; during my spare time I built tooling and jigs to construct it. I adapted my lug design from the Gillott and Hetchins designs, and my initials in the bottom of the head lug.
The variety of patterns that can be worked into the lugs, fork crown and bottom bracket is limited only by the metal in the lug and the builder's resources. You can even heli-arc weld extensions to the lugs, easily overcoming one of these limitations. (But the welding must be done with a mild steel rod; the stainless steel rods which welders prefer to use leave hard spots, which dull my files and jeweler's saw blades.)

Rare Nervex Lugs
The Nervex lugs, which adapt themselves to detailing, are now very rare. My personal supply of a few sets comes from my visits to England.
Prugnat long-point lugs can be made more interesting with drilling, counter-sinking and thinning the edges. They don't give much area to work with, and the common playing card designs (spades, hearts, clubs, and diamonds) have been, for lack of a better word, overworked.
I often use library books on monograms and heraldry as sources for interesting designs. Also, an intriguing design can be found simply by following the outside contours of the lug and adding a few leaves or scrolls in the corners.

Added Strength
Some builders, in quest of more ornate lugwork, overlay a sleeve that is brazed on for decoration only. I prefer to weld the sleeve to the lug or fork crown; this makes it a structural part of the frame, not just a decorative add-on. Most fork crowns don't have enough metal to make a design, so I prefer to weld the extension to the crown. This forms a socket for the fork blade and adds to the strength of the joint.
I encourage my customers to design their own lugs. This gives them an added interest in the frame, and their imaginations have produced some fine designs.
Once I executed a very simple frame for a Chinese lad who produced the design himself. His name was Yale Yee, and his initials blended beautifully with the Prugnat lugs used.
When I discussed a frame with another customer, I jokingly offesilver to do a Biblical scene. He took me up on it, and we ended up with various types of crosses, the dove of peace, alpha and omega, and Jesus in the shape of the fish in sterling silver.
Another customer, artist Vivian Nickas, supplied a neat design including her name in the bottom of the head lug and her initials in sever of the other lugs.
The finish of such a frame is critical; if it is less than excellent, the work in the lugs will be lost. Hence I polish all the tubes and lugs before brazing. Power tools generally do more harm than good, and I have to do most of this work by hand. I outline the lugs with gold leaf. It looks rich and takes more work than bronze base paint, but I think it is worth the extra cost and effort.
The finish I used on my first frame was black chrome, and it has an unexpected result. Plating detracts from, rather than enhances, the surface appearance. It magnifies the scratches and rough surfaces, so the frame must be especially scratch-free and brightly polished prior to plating.

Lug Cutting
I begin my lugwork by silveruc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lug to around one millimeter. Many lugs vary in thickness, and a too-thick lug is difficult to work with a jeweler's saw. After thinning, I rough polish to get an even surface on which to lay out the design with a layout dye such as Dykem or a thin coat of lacquer. Another method is to draw the design on tracing paper and cement it on the lug. I also scribe centerlines and guidelines that help keep the design symmetrical and balanced.
I drill as much of the metal to be removed as possible, since it's easier to use the drill than the jeweler's saw. And when I use the saw, I use a big a blade as possible. Bigger blades last longer and break less easily. (My favorite ones are made by Hurkeles of Germany.) It takes a lot of care to cut radii, since it's all too easy to undercut the design — especially as the thickness and width of the cut varies as you work around the lug section. I often have trouble finding room to pass the saw blade through the lug, cut the design I want, and avoid having the blade cut or nick other parts of the lug. I use small files to blend the design, smooth and thin the edges.
Cutting fancy lugs is neither easy nor difficult; much depends on how far you want to go with them. Simple designs can be quite effective.
Builders who make high-quality frames do it because they like good bikes and enjoy the work. The financial reward is certainly modest. Framebuilders young and old, here and in England, agree that it is a difficult way to make a living. Most of us could earn much more money applying our metalworking skills to other trades.
Most framebuilders, whether they use handcut lugs or not, make a good product and don't mind charging high prices for it. That's how it should be.

星期一, 6月 05, 2006

石油還很便宜?

因為怕下雨而取消活動,也以為一定會下雨,而騎著裝有akReCycle「寶特瓶擋泥板」的旅行/通勤車去試車,結果一滴雨也未下,(天不從人願)*2。就這樣騎到了屏東市,那就順便探一下下次「平埔遶境」100Club的路線,中場休息走進一家咖啡店。本想找一本壹週刊來翻翻,哪知老闆是位有志之士,只有商業週刊,那就隨手拿一本。

國家地理雜誌接連幾期都提到石油短缺的問題,以及尋找新能源的迫切性,歐美單車通勤人口之所以會急劇上升的原因之一也是因為汽油貴得離譜。不過不是所有人都這麼想,我隨手拿的這本商業周刊就有一篇,當作是平衡報導來看。標題是「油國政府掩飾低成本」,我記得還有一張附圖或副標是「未來100年內石油一桶不會超過美金30圓」。本篇文章是作者--楊少強參考美國曼哈頓研究所學者--Peter Huber的一篇「石油,石油,到處都是Oil, Oil, Everywhere」所作,他們認為「遍地石油」、「每桶的探勘成本幾乎是零」...。而最讓我注意的是以下一段話:

「為何油價還會飆到如此地步?據美國曼哈頓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學者胡伯(Peter Huber)認為,並非是石油資源短缺,而是石油集中在少數不良政府手上所致。」

先不講石油到底還有多少存量這個問題,他沒接下說的,卻讓我自己引申出去...也許只是我的誤會...的是:所以如果讓「先進國家」來經營管理這些油田就可以確保石油一定便宜?所以,必須要介入這些「不良政府」的石油開採?所以美國有權...

原文:「油國政府掩飾低成本--商業周刊962期

p.s.網站上這篇文章必須要登錄會員才可以進去看,而且只有升級為訂戶會員才能看全文。

星期日, 6月 04, 2006

載貨單車 Cargo bike

載貨單車一直都存在,例如以前常見的三輪車,只是新形態的Cargo bike因運單車實用化的風潮而重生。歷經百年來的科技發展,單車從實用性轉為特定的運動用途,而都會空氣污染、塞車、石油飆漲等現代文明的失調現象,迫使越來越多人用單車來通勤,甚至是購物、載貨的需求,Cargo bike就是這股「單車文藝復興」風潮下的產物,近來看到的一些Cargo bike圖像整理如下:

ANT特定用途單車第一件成品
荷蘭的Cargobike
荷蘭的Cargobike嬰兒車
丹麥叫"Longjohn"的Cargobike
丹麥的老式Cargobike
Christiania Trikes丹麥三輪車
西雅圖David Wilson Industries的Cargobike
荷蘭的三輪貨車
還有上次的荷蘭CargoBike簡介影片
台製GOMIER三輪車

p.s.如果你懷疑有多少人用CargoBike,那麼這個flickr相簿專輯中,有一個人坐在阿姆斯特丹的露天咖啡吧,隨機對著經過的單車拍照,18輛裡面有1輛是CargoBike,這個比例是高?還是低?(Via來自: Moscaline,Tarik

星期六, 6月 03, 2006

單車英文 Biking English Class 1

來來來,上課了!

「抽筋」的英文字?

cramp
/kræmp/ n.夾子,鉗子,鐵塔;拘束;抽筋.a.難懂的;狹促的.vt.用鉗子夾緊;拘束;使起抽筋

例句:
Last summer, he came in seventh and covered 301 miles. Leg cramps slowed his pace after "I tried to run with the hounds. This is the kind of thing that teaches you a lesson."

原文:"Faithful rider-50 miles a day and attorney is still rolling" by LEE BERGQUIST, JSC Online

Via來自:probicycle.com

星期四, 6月 01, 2006

賣掉我的純真selling out my innocence

有人說,墨西哥的查巴達Zapasta游擊隊是人類最後的純真與浪漫,化為文字、圖像或影片都是動人的,特別是想體驗異國情調的遊客。這也許都要歸功另一個人,契兄格拉瓦,一個傳奇,一個鮮明的人像,一個以小博大對抗邪惡的英雄...。那麼,冤有頭債有主,那就是美國,也許美國也是無辜的,那是資本主義,也許資本主義也不比共產主義邪惡,那麼就是人...自己...本身!

鐵馬影展」其實和單車無關,不過就是對應「金馬」的宣傳用語。就因為這個誤會而去看了兩天四場影片,想重回純真與浪漫?有一些是,有一些不是...

「查巴達之群山怒吼 Storm from the Mountains」
臨界量的極致表現,一次游擊隊長征,可以讓墨西哥人民夾道歡迎,墨西哥城宛若無政府(但是和平而歡樂),沒有任何一個總統候選人有此氣勢。關於查巴達的一些:
墨西哥查巴達-香格里拉
馬可斯:群眾往那裡去,查巴達就往那裡去!-破報
我們就是你,我們都是查巴達!《蒙面叢林》書訊-Heterotopias

「第四次四界大戰 The Fourth World War」
從查巴達游擊隊、反全球化運動、南韓工人抗議活動...帶到中東回民對美國與以色列的對抗...,最觸目驚心的是影片把這些和911恐怖攻擊掛鉤,美國人最忌諱、最不願面對的仇結。

「卯上麥當勞 McLibel」
這片清楚地告訴我們純真的代價,不過,不比跨國企業碰觸言論自由所需付出的代價,不要以為大就有優勢。這兩個力抗跨國企業的故事官方版網站,如何靠網路谷底翻身,成功駁倒巨人。

「人民反世貿之坎昆戰役 Kilometer O-WTO Shipwrecks in Cancun」
實際放映的是反WTO的西雅圖世紀末之役。WTO世界貿易組織,這個執政黨無法不擁抱,而在野黨一定要杯葛的全球化首席怪獸,每每總是勞資抗爭、學運、民運、工運的焦點。在格拉瓦、查巴達的加持下,每有WTO大會,必有大型抗爭,成為有志之士展現創意、才藝、組織、勇氣...的戰場,就像交工樂隊「好男好女反水庫」所塑造的聲調一樣。

這四片中,除了「卯上麥當勞」,都是美國Big Noise Tactical的作品。比起其他相同類型的影片,影像、剪輯與配樂較為活潑,可看性較高,有人認為像是MV影片。不過,都發揮了訊息傳播的功用,儘管來看的人不多,也只是DVD投射出來的影像品質,感動、震撼,好電影的條件都具備了。

革命之後的果實一定甜美?事實往往不是如此,墨西哥、南非、巴西、委內瑞拉、波利維亞、智利...在這代表正義與真理的狂潮下紛紛選出新的執政者/黨,期望一舉擺脫欺壓與不平,但是新的問題層出不窮,又衍生出其他不平。如果這些國家太遠、太模糊不清,那我們台灣如何?一再地驗證權力產生腐化。政治可否解決我們所有的問題?雨過天晴了嗎?

「...不用哭泣,我在去漢城的路上,賣掉我的純真...」,在「第四次世界大戰」片中,韓國工人反抗雇主之爭,所配上的一個女聲口白。一個養家活口都來不及的印第安婦人,參加查巴達成為一個指揮官;一個養尊處優的白人,為了不曾謀面的第三世界子民參加西雅圖反WTO活動被捕...。這就是純真與浪漫,你,我都需要那麼一點,讓世界繼續轉下去!我們是可以出一些心力,專注於要傳達出去的信息。

p.s.印象中的全球化或WTO都是負面的較多,為了平衡一下,可以參考:
全球化--全球政經研究所
從反全球化浪潮看全球化分配問題--台灣日報
全球化、公平貿易與星巴克--Sounds and Fury

Campagnolo 2007新跑車大盤?

有沒有人看得懂,這樣新設計的用意?

看這個設計圖,再看這個成品圖...

Via來自:Light Bikes de(德文網站)

誰能擊敗貓女?

大概沒有,除了機械故障。貓女Gunn-Rita Dahle在2006 UCI世界登山車賽中連贏前三站,5/27日在蘇格蘭Fort William的第四站中,貓女第一圈即破胎,牽車跑了半圈回到維修站,修好上路已經是第60名,但她一路追趕,還差點演出神奇逆轉,獲得第4名。

CyclingNews實況
BikeMagic實況
Via來自:The Biking 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