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波大趨勢就是我們--Time 5月
每一個人內心都有個憤世嫉俗的小聲音,看到(或者寫出)這樣的句子都會反彈:我們正站在邊緣,即將步入歷史上最偉大的創造與創新時代。聽起來像是網路公司那種過於樂觀的宣傳。有《我愛 90 年代》〈註〉的味道。我內心憤世嫉俗的小聲音現在就有那麼一點點受不了。但是近來我實在很難迴避這樣的結論。想想下面這個點子。大致說來,從前的東西都是一小群高深莫測的精英分子發明的。這個神祕團體可以稱為「當時碰巧在那個房間裡的人」。這些人可能是工程師、情境喜劇編劇、或者是大廚。他們可能是很和氣的人,也可能絕頂聰明。但是不論聰明到什麼程度,他們絕對比不上一個雖沒那麼精英、數量卻大得多的團體:所有不在那個房間裡的人。
註:2004 年的迷你電視影集,屬於喜劇加記錄片,以懷舊眼光回顧 90 年代
歷史上,後面那個團體與創新扯不上太大的關係。這些人會購買、消費那個房間裡發明出來的東西,僅此而已。這兩群人的關係是單向的。直到目前為止,要叫這些人參與創新的過程都很不容易,因為他們拿不到報酬,而且要安排這樣的電話會議也太辛苦了。
但是情況在改變。創新的來源逐漸從少數移轉到多數。就拿所謂的開放原始碼運動為例好了。基本構想是:大部分軟體都是前面提過那些「房間裡的人」創造的,開放原始碼軟體則是提供給全世界來集體創作。有人把一件軟體放到網路上,然後門戶大開。有點像軟體界的《流行偶像》〈註〉。在開放原始碼模式下,創新來自於數十萬人,不只是來自於一小撮的拎著半打裝 Code Red〈註〉的工程師。有一個開放原始碼的計畫是非常出色的網路瀏覽器火狐,已經被下載 1 億 5 千萬次。 SorceForge.net 這個網站專門協調開放原始碼的工作,目前主持將近 1 萬 5 千項計畫。網路巨擘「美國線上」與本刊隸屬同一個集團,剛剛在上週開放了它即時通服務的原始碼。
註:英國電視的才藝競賽節目,由觀眾以電話等各種方式投票評分、選出 冠軍。《美國偶像》就是模仿這個節目
註:百事可樂旗下 Mountain Dew 品牌的櫻桃口味汽水,Mountain Dew 添加了咖啡因,是矽谷科技新貴的最愛
許多人——可能是所有人——都可以參與創新的過程,這個概念既平淡無奇又具有極大的改造力量,而且只要開始去尋找例子就會發現俯拾即是。蘋果電腦推出 iTunes 網路音樂商店與 iPod 時,絕沒料到播客會如此風行。結果變成由我們大家去告訴蘋果它的產品該怎麼用。樂高積木、宜家家具、寶馬汽車這些公司毫不相干,卻不約而同搭上了這波風潮。而且文化界也有這個現象。看看 YouTube 或 Google Video 這些網站好了。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上傳自己一小段 3 分鐘的電影,最好的就會脫穎而出。誰知道從這個洪荒時期的潮間帶會爬出來怎樣的索德柏〈註〉,無需宣傳也不用經紀人?當然,上傳的電影有一些只是拍某人從公園的立體方格鐵架上摔下來。但是也有一些卓越的作品。還有一些兩者皆是。
註:美國導演 Steven Soderbergh,作風大膽、富實驗性,較知名的作品有 2001 年的《瞞天過海》與 2005 年的《泡沫》
這樣的創新能夠實現有兩個原因,一個明顯、另一個不明顯。明顯的原因是——跟我一起說——網際網路。另一個原因頗出人意料,就是一種很奇特的現象,可以稱為智力利他主義。結果發現,只要有機會,民眾很願意貢獻時間與腦力來讓世界更美好。有一套線上百科全書叫做維基百科,完全由匿名的專家貢獻專業寫成。這種由使用者創造、編輯的東西,當然免不了參差不齊,但它仍然是網路上甚至是網路以外最有用的參考工具。這個月 維基百科已經張貼出第 100 萬篇文章。
您大概會認為,企業界一定爭先恐後要利用這個新資源大撈一票:它是個廉價的研發實驗室,規模相當於全球的線上人口。事實上,企業界接納這項資源的動作卻慢吞吞。無可否認,這個現象似乎不合常理:直到現在為止,智慧財產的價值一直都取決於擁有者的人數少到什麼程度。未來,它的價值卻要取決於擁有者多到什麼程度。甚至可以想像這樣一個未來:公司企業完全撤掉研發部,只是提出問題讓全球集體智慧去沈思。像我這樣的創意工作者就只要舒舒服服坐下來、從數十億人的大腦中收集免費的絕妙點子。這個構想,我內心憤世嫉俗的小聲音倒很支持。
創造維基百科的業餘玩家--Time 6月
結果如星火遼原,這個簡單的按鍵讓讀者變成撰稿人, 撰稿人變成福音宣傳家
維基百科英文版現有超過100萬個詞條, 將近大英百科全書的10倍, 而且這個數字幾乎每年都在加倍
最不尋常的是, 這個網站不曾遭到惡意的破壞, 也不曾被狂熱份子入侵
更正確的講法應該是說網站每天都受到破壞, 但通常在幾分鐘內, 數以百萬計有心維護並耕耘這個網站的使用者就會有人出來修復
如今Wales享有盛名, 被視為網路帶動平等主義的擁護者
他描述自己不是反精英主義, 而是「反學歷主義」
這是重大的區別, 意思是說業餘人士也可以和專業人士一樣貢獻良多, 而且英才俯拾皆是
本來大家都預言群眾統治會導致大混亂, 結果卻是造就出可能是21世紀最強有力的產業模式:同儕生產(peer production)
維基百科證明這種模式行得通...
維基線上百科幾乎每一個詞條都歡迎瀏覽者修改
39歲的Wales原任期權交易員, 在1999年開始著手打造屬於網路世代的百科全書
---完全免費, 隨時更新, 全民共享,
他照著大多數百科全書的編撰者的方法起步, 委託專家編寫文章再交付同儕複審
過了18個月, 他只有少的可憐的12個詞條, 照那樣的速度, 要好幾千年才能和大英百科全書匹敵
於是Wales創造了一個自由型式的附屬網站, 用的是罕為人知, 叫做維基(夏威夷語"快"的意思)
的軟體程式, 讓人可以輕輕鬆鬆---用「編輯本頁」鍵--輸入並追蹤對網頁的修改.
Via來自:Iren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