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7月 28, 2006

【讀書心得】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The Motorcycle Diaries 哺草會 的新主題是 一羊一書! 小帽 要推薦閱讀的是這一本:「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或譯: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之前是先看過 電影 之後,才去找這本書來看的,而讓我想看這一部電影的誘因,是因為摩托車的關係。在學生時代,因為學校鄰近南投這個美麗的所在,便經常邀三兩同學騎著摩托車到南投四處遊憩玩樂,後來便覺得不太過癮,到了寒暑假,索性就騎著摩托車回高雄放假,當時是年輕氣盛,不過也讓我見識到了許多不同的景觀。

最早學會看地圖的時候,總不會對於一條長長的公路上的幾個小圓點感到興趣,原點的大小代表著一個城市鄉鎮的大小規模、人口數量,甚至可以推測到繁榮與興衰,但是實際上走過一遭,從一個城市出發,出了城,又長又遠公路彷彿永遠沒有盡頭般的一直擋在你的面前,一下子突然路的兩旁房子漸漸變多了,路上的車輛速度沒你快,但相對的也增多到你不得不放慢速度,人煙、商家出現了,那些圓點從平面轉變成立體,並且放大幾千幾萬倍,那種體驗從平版的敘述轉化成全身細胞的跳動,是會讓人永生難忘的。

The Motorcycle Diaries懷抱著這樣的回憶去翻閱這一本「日記」,無關於革命,我比較期待的是旅行這件事。當然也從格瓦拉(Che Guevara)與阿爾貝托(Alberto Granado)的旅途中看見了一些新的視野,日記的作者是古巴著名的革命英雄切‧格瓦拉,通常會先從衣服,或其他物品上的肖像開始認識他,因為一整個感覺就是很有形的偶像,再從書中的描繪他們從整個旅行過程當中的點點滴滴。

包括摩托車壞掉時的人情冷暖;堅持繼續旅程而以徒步進行的浪漫(一說此為轉折點,因為徒步比摩拖車更能詳細的接觸到人事物);在安地斯山脈遇到的一對貧窮夫婦為了謀生,丈夫必須離開妻子去礦坑掙那微薄的幾個錢,格瓦拉看到了貧富之間的民情;在於秘魯的聖帕柏羅痲瘋村擔任義工期間(格瓦拉當時是醫學院學生),亞瑪遜河將村落畫分成兩個世界,但是格瓦拉卻願意游泳渡河去擁抱人人避之唯恐不及,連醫生都只願帶著手套跟他們握手的痲瘋病患,因為格瓦拉知道他們只是外表難看,但其實是無害的。

切‧格瓦拉被封為理想主義的代表,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我認為他能看得見平常就存在,但時卻為人們視而不見的問題,更接近核心的部份,更可貴的是他願意投身以一己之力去改變及實現這一切,以現代的企業口號之一的執行力來評論,格瓦拉的戰鬥力值應該是好幾百萬了。書中日記式的記錄著從格瓦拉的所見所聞,也將帶給你一種嶄新的體驗,期待能透過格瓦拉透過轉化成文字的眼睛,能讓讀者試著如何看見及思考問題背後的核心。


沒有留言: